闽南网5月12日讯 (闽南网记者 何志雄 梁君栋 张凯航)利用外商投资伞业的机遇,做大产业延伸,从90年代的家庭作坊到开工设厂,再到如今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雨中鸟(福建)户外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雨中鸟”)的发展历程着实是一部鲜明的奋斗画卷。
“价格一直为市场变动,这只是一时的,终将站不住脚。只有主导市场方能长久。而如今,伞业要发展,转型升级是关键。”近日,闽南网记者走进中国伞都——晋江东石,探访雨中鸟,听着董事长王清鸿娓娓道来雨中鸟的点点滴滴。
王清鸿畅谈雨中鸟创办历程
1个人=10个人 总是敢为天下先
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仅20岁出头的王清鸿决定创业,拿着从亲朋那里筹集来的几万元,和几个朋友合伙,从小家庭作坊起步。两层的平房,300多平方米,撑起了几个年轻人的梦想。
“靠的是一股拼劲”,年轻的王清鸿,也曾想过开服装厂,去过香港打工,做过钢材生意。可是,最终,他毅然留在生他养他的家乡东石。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外商投资伞业一度盛行。这在王清鸿看来,是一场机遇。因此,他充分利用起这个平台做起来料加工,供应内销。
“1个人顶10个人的活”,王清鸿说,彼时的石狮,伞业市场十分火热,全国各地的货商都来此买货。而他自己,身兼多职,做了会计、当了司机、亲自采购……白天做加工,晚上就骑着四轮小货车将货送到石狮的市场。
王清鸿看重长期发展,转型升级是关键
做事,敢为天下先。王清鸿从销售渠道入手,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头。95年的的运输业并不发达,货物配送大多数通过货运站来运输。为了节约成本,他自己请了专车,将满满一车的货物运往目的地。再后来,他甚至直接对接了来往石狮的客商,在客商处设点设仓库,而这,也让他的销售模式更进一步。
伞业做大做强 转型升级是关键
艰辛的发展历程,雨中鸟从最初的家庭小作坊发展到如今的伞业巨头,王清鸿坦言“不容易”。在晋江东石镇,雨中鸟和其他大多数雨具公司一样,产品以外销为主,它专门生产各类晴雨伞、沙滩伞、礼品伞、冷轧钢带及各种雨具配件等,主销欧洲市场。
琳琅满目的产品
“价格一直为市场变动,这只是一时的,终将站不住脚。”在雨中鸟发展历程中,也面临着其他企业“杀价”扩销的竞争压力。而这在王清鸿看来,只能是在短时间内接到更多的订单,最终也会出现质量、售后等问题,并不是长久发展之计。
劳动力成本高,技术性、机械化水平不够,零件规格、品种多且复杂,王清鸿认为,这是包括东石伞业在内的整个行业如今面临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转型升级成为了关键。对此,如今的雨中鸟,已在非洲、孟加拉等地租厂房做半成品加工,从而节约成本。本厂则开发并生产中高端产品,引领技术潮流。
工人正在检查雨伞
雨中鸟的企业文化,也成为转型升级的一部分。在雨中鸟,10年以上工龄的一线夫妻档,即可享有1房1卫1厨的员工宿舍,而管理人员更是可以达到2房1厅甚至3房一厅。企业内开办托儿所,提供往返车费,老员工奖励措施……企业的这些福利举措,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一种文化。而这,也是留住人才、做强企业的关键。
员工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可以到厂里的托儿所内玩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年底医保卡里的钱会清零?真相来了→2024-12-30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