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坪山社区的长者食堂内,社区的老人们吃上了一顿“侨”味十足的午餐。宽敞明亮的餐厅,干净整洁的厨房……归侨侨胞和当地居民在灶台前来回忙活,美味的土豆咖喱肉、蒜泥虾等东南亚口味的菜式摆放到窗口,再由志愿者一一端到老人们的面前。
翻修“长者食堂”
让老人乐享幸福“食”光
这个东南亚风格十足的长者食堂,设于坪山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内,而中心也是由被当地人称之为“大膳厅”的归侨侨眷公共食堂翻新建成的。据了解,坪山社区是有名的归侨社区,现有归侨侨眷600余人。“大膳厅”对于当地归侨侨眷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
“这里是六十年代安置印尼归国华侨的大膳厅,现在重新修缮后很好看,大家都很满意,也经常来这里交流谈心。现在还有长者食堂给老人提供就餐服务,社区对孤寡、空巢老人生活上也很照顾,我们感觉很温暖,也很感谢政府对归侨侨胞的关心。”65岁归侨老人关伟良说,自己2岁跟父母回到祖国,第一顿饭就是在这里吃的,这里承载着归侨侨胞的回忆,也是归侨侨胞的精神寄托。
据悉,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洛江区在持续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全覆盖和提升工作中,充分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依托网格沉入一线、进企入户问需于民,围绕“1+6+X”功能设置总体方向,针对性聚焦老年人照料托养问题,持续延伸养老服务,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生活照料网格化模式,以满足老年人的日间照料、餐饮等基本需求为目标,逐步向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短期托养、长期照料等需求延伸,着力让“老无所养”这一民生烦心事在邻里中心找到“解决方案”,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延伸养老服务
完善老人生活照料网格化模式
“你好,麻烦帮我用手机交一下医疗保险,我不懂得线上缴费。”“好的,您打开手机扫描一下这个二维码我帮您操作……”在大厅便民服务站,社区工作人员正在为老人办理养老、医疗保险缴费事项。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了更好服务社区群众,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坪山社区“党建+”邻里中心还设有便民服务一站式受理平台、侨家会客室、健康小屋、儿童之家、多功能教室、清风评理室、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同时,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老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在社区综治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在以学促干、为民办事的一幕幕生动实践中,治理效能更显“力度”、邻里服务更有“温度”,一个个民生“难题”迎刃而解。
“我们向市、区两级申请建设运营补助资金近400万元,自有经费100万元,总计投入近500万元进行创造性提级和创新性改造,将‘侨史、侨乡、侨企、养老、服务’等元素融入‘侨企连心家园’建设,汇聚挖掘多种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零距离’‘嵌入式’‘接地气’的社区综合服务公共空间。”双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社区挂钩领导施鸿芽介绍,街道党工委深刻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以“党建+”邻里中心提级改造为抓手,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接下来,洛江区将坚持以学促干,着力聚合党建优势、聚力资源整合、聚焦功能提升,不断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功能体系建设,结合主题教育开展,持续深入群众,了解百姓急难愁盼、寻找不同群体的最大公约数,进而因地、因需完善服务功能,让“党建+”邻里中心成为群众愿意去、喜欢去的公共服务阵地。(郭晓玲陈沙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