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与儿子一起喂鸡
“愚公”移山 3年换来60多亩“风水宝地”
面对这块怪石横卧的荒地,为治病已花尽积蓄的父子俩不免有些忐忑,筹集资金动用挖掘机作业的想法已不再可能实现。
动工之前,父子俩决定先在荒地上先搭个遮风挡雨的简易房子,用于留宿和做饭。同时也避免来回奔波和防止野猪骚扰。
而接下来一天到晚开沟挖渠,荷锄平整的体力活对于这对加起来已超过110岁的父子来说艰难超乎想象。尽管自己年近古稀,儿子也腿脚不便,但方石泉老人对生活还是充满乐观,用他的话说“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回忆当时的日子,老方微笑地告诉记者,每每傍晚收工后,一台旧式收录机成为我们父子最好的伴侣。晚饭过后,经常播放南音或上世纪80年代的流行歌曲,面对大山深处,纵声高歌。
一边平整清理荒地一边种上油茶树,3年时间,他们硬生生地把荒山野岭开发成几十亩的山地,其中抛荒田地16亩,水田8亩,荒杂木草地50多亩,而种上的油茶树就有30多亩。
小鸡刚孵出来,方志春每天都要做好消毒,仔细查看长势
“月子”黑鸡 成为新妈妈们的专宠
如今,一米多高的油茶树沿着山坡一路排开,绿色葱郁,再过一两年,这些油茶树就可开花结果了,今后便有一笔可观的收入。而方石泉老人则经常站在自己的这块 “风水宝地”上,感受眼前的山光水色,观察油茶树的生长状况。同时,如何“见缝插针”的再种植业也成为了老人思考的方向。
所有的艰难困苦已仿如眼前的雾岚飘散,但创业的咸涩记忆依然深刻。方石泉老人回忆起当年建房时说:“为了节约成本,我只好自已当木匠,房屋上的横梁,就是我们父子俩一根根架上去的。我站在木梯子上,孩子扶着另一头,你也许能想像到那种难度。还好,虽然我有些年纪,但干起活来还是可以的。”
自从搬进一层砖混结构的房子后,方志春总算有个落脚点。为了实现父亲的愿望,他决定从家鸡养起。
起初,在父亲的授意下,小方只养了10多只普通的家鸡。为了进一步发展饲养规模,他专门到县畜牧等部门学习饲养、防疫技术。采访时,他正在孵有着上千只小鸡的棚舍里,逐一检查小鸡的健康状态。而当记者表示想进一步留下来观看时,他却摆手拒绝了,他说:“小鸡的免疫能力低,外人进入有时会带入病菌,对小鸡来说是致命的。”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在原来居住的简易房子里,方志春已圈养了上百只的豚鼠。
在谈到这些放养的黑鸡是否会遭到野兽袭扰时,小方说,上千只黑鸡放养在山上,最怕的是老鹰,每年要损失10多只。现在老鹰还时常来袭,他一开始是想到“绑假人”吓唬、放鞭炮驱赶,但时间久了就没作用了;倒是现在满山跑的黑鸡变聪明了,一见天空上有老鹰盘旋,带头的大公鸡就会发出警报,鸡们闻讯即作鸟兽散,但偶尔还是有大意的黑鸡难逃厄运。
小方告诉记者,近年来,有些人知道我在雷峰养黑鸡,特别是哪户人家坐月子,就会特地联系让我送上黑鸡。“记得刚开始还有人怀疑说,那个残疾人哪会养鸡?八成是从哪个饲养场贩过来的饲料鸡吧”。
如今,憨厚老实的方志春回想过去却笑着说,现在城里不少“坐月子”的人家,就专要我养的黑鸡。
适应改变,今后发展之路一片光明
台湾曾仕强教授曾在《易经的奥秘》书中说过:“伏羲八卦告诉人类宇宙的状况,让人类知道怎样去适应和改善。” 也许,正是方石泉老人深谙此道,才让他懂得去适应和改变。
2014年4月,在取得政府批建住房的正式文件后,老方又在平房后面建起一幢两层水泥楼房,虽然还没装修,但已经有了照明设施。
谈到今后的发展时,方石泉表示,准备再用3年时间扩种20多亩油茶树,建一座养鱼的小型水库,计划再种上杨梅、台湾柿以及黄花金桂、白牛奶籽等经济作物。过段时间,在外出海行船的大儿子方志辉和媳妇也决定回家协助创业管理。
目前,方石泉老人带领身残志坚的儿子开发荒山,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初具规模;尽管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制约因素,但相信父子俩都相信在今后发展中一定会得到改善。
不过,对于已近古稀的方志春来说,从乡村里来,再回乡村里去,他心里更充实了,道路也更明确了。如今,县城近在咫尺,在这似远似近的山村,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他能守住这份寂寞和劳动成果,应该说本身就是一种收获。(记者 颜财斌 通讯员 戴晖 王双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