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月24日讯 我这里下雪了,你那里呢?
昨天九仙山迎来3000多名游客,上午11时起,省道206线挤满了上山看雪的车辆,到下午4时许,堵了四五公里。海都寒潮采访小分队往回走时,还看到不少车往九仙山方向走。
也有很温暖的事儿。篮球比分直播:市区西宝社区及开元义工的工作人员,为辖区30名困难群众送上暖冬羽绒服。德化赤水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下乡排查寒潮可能带来的灾害,并给镇里近100户孤寡、困难老人送上取暖物资。当然也还有很多我们没有看到的温暖和付出,寒风凛冽里,向所有的暖心人道个谢。
往九仙山追雪的车堵起了长龙
前天傍晚到昨日白天,我省多地出现雪或雨夹雪天气,不过降雪并没有预期中猛烈。气象部门表示,今天凌晨,全省降雪基本结束,今日全省晴到多云,进入晴冷模式。雪止但降温不止,今日夜间到明日白天将会出现低温极值,闽西部、北部地区低温极值将达到-12℃。
□记录(德化上涌)
母女俩的初雪,都是6岁
母女俩在楼顶堆雪人
昨夜凌晨5点多,德化上涌镇下雪啦。早上8点,上涌镇镇政府楼顶的雪有1.2厘米厚。
上涌黄井村的郑女士上次看到雪,还是个6岁的孩子。那时,她和玩伴一起把橘子压碎成汁,浇在雪上,做成冰棒,“味道好极了”。她一直遗憾当时雪小,没来得及堆雪人。
昨天一大早,她先裹紧羽绒服,到楼下检查花草有没冻坏、门外池塘的稻田鱼可好。确认一切无恙,她恨不得立刻叫醒6岁女儿璐璐,“喊她起床堆雪人啊”,上周还嚷着要去北京看雪呢。她用手把护栏上的雪扫成一堆,“等女儿醒来,直接堆雪人吧,这是她人生第一场雪呢。”看女儿睡得正酣,她等不及,玩心大起地先在阳台上堆起一个15厘米高的雪人。
郑女士的公公蒋阿伯双手拢在火笼上,笑嘻嘻地看着儿媳玩雪。他怕冷,看了一会儿就转身下楼。没一会儿,瓦房上、木板房顶上、层层叠叠屋瓦上,一片雪白,成了高高低低的音阶。
蒋阿伯拎着火笼取暖
“雪冻的菜,甜滋滋的”
沿路,几位老人站在檐下提火笼看雪。后坂村75岁的林阿婆捂着火笼,眺望几十米外正在扎羊篱笆的丈夫。阿婆家种了一块菜地,前段日子,不知哪来的黑羊啃光所有芥菜。阿公砍来竹子,顾不上雪天,赶紧打桩,围上菜地。阿婆怕丈夫冻着,递上火笼,阿公又推回去。“这雪没什么,经过雪冻,菜更甜嘞”,阿公说,过几天,在厦门工作的儿子回来,要让孩子多带些芥菜回去,“甜滋滋的”。
阿婆家的火笼用了十几年,村里冬天几乎人手一个。清早生火煮米,灶膛里烧柴,燃尽后余下红红的火炭,铲进火桶里,再用冷灰盖一层。温度低下去后,再用竹片把桶底的火炭往上翻一翻。林阿婆家的灶膛多烧松木,木质硬实,火炭余热能持续很久。
临近11点,阿婆一手提火笼,端一碗白粥,身子靠在火笼上,呼啦啦地啜着。青瓦上的雪一片耀眼,吃粥的人蒙在热气里,阿公额头冒出细汗。
镇干部分组驻进每个村
“冰是年年结,这么大的雪倒是第二次看到”,上涌镇武装部部长陈子杰今年38岁,上次见到下雪还是上世纪80年代。他带来毯子送给村里的低保户林维拱。林维拱无儿无女,独自住在铁皮房里。
“暂时还没有出现灾情”,上涌镇党委书记黄振宇介绍,为了应对寒潮,所有镇政府干部分成17组分别驻17个行政村。提前通知村民尽量不要出门,养殖专业户给牲畜做好防寒工作,备好食物,少放养。
下午2点多,雨夹雪持续。伸开手掌接住,顷刻间化作一个水点,地面那层雪渐化,成了一地泥泞。上涌镇省级农业生态园里,一排排梨树被雪压弯腰,应了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下午4点,离开德化上涌镇时,雪停止。山脉高卧,溪流宁静,街道人少,一切像熟睡的婴儿。(海都记者 花蕾 陈建辉 彭思思 田米 黄谨 见习记者 赖志昌 通讯员 刘紫燕 林小燕 朱燕香 李智超 徐良军 陈素云 韩赓 苏江梅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我们的2025!篮球比分直播:发展蓝图出炉2025-01-07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