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游,有一个95岁的老人。已是鲐背之年,依然在企业打工,堪称仙游最高龄的“打工者”。然而,从2002年起助学至今,他将工资、补贴全部捐出,13年间捐出善款40多万元,捐助了1000多人。他就是黄文谦。
■82岁开始走上助学路
近日,笔者来到黄文谦的住处,他满头白发,但身体依然硬朗,眼不花,耳不聋。
黄文谦生于1920年,是度尾镇中峰村人,曾是地下游击队员。解放后,他自学会计,在福州一家食品公司任职,从会计员做起,直至财务总监,闲不住的他,一直干到了82岁。
2002年,退休回仙游中峰村老家后,黄文谦计划安享晚年。那时正逢开学,老家的一个远房侄儿着急地向他借100元钱,交孩子的学费。老人知道这个侄儿家里确实没有什么收入,他马上拿钱给侄儿,并从侄儿那得知,在度尾镇中峰小学,交不起学费的学生还有20多名。
时年82岁的黄文谦顾不上劳累,马上和侄儿到学校了解情况。从校长处得知情况属实后,老人当场就认捐了全部的贫困学生。
“辍学的滋味我尝过,所以知道孩子们的苦,但是没想到,现在还有孩子面临辍学。”黄文谦告诉笔者,他从小家境贫苦,深知读书的重要性。13岁,其父重病去世,5个兄妹的生活重担全落在其母一人身上。18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莆田二中,但因为贫困,没法上学。“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我非常高兴,但看到母亲一脸的愁苦,我知道家里没钱,书是读不成了” 。那时,他只好藏起录取通知书,在家种田,帮助母亲一起谋生。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读得上书,本已从仙游县一食品公司辞职的82岁高龄的黄文谦重新开始打工,因其耳聪目明、做账能力极佳,后被聘为该公司的财务总监。
黄文谦每月的工资有2000元,领到钱后,老人总是把钱存起来。此后,554名贫困户、130名小学生的过节费和77名大学生的学费都被黄文谦揽下了。
中峰村村民黄秋治对黄文谦特别感激。2003年8月,她的孙子黄林洪考上了成都交通大学,一家人高兴之余,却为学费发愁,尽管后来东挪西借,筹集了一些钱,但还差1000多元。黄文谦老人知道这个情况后,主动登门,送上1000元助学款,解了她家的燃眉之急。
在黄文谦的简陋的住处,有一面红色锦旗尤为显眼。原来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的林姗姗从报纸上看到了黄文谦的事迹,给他打了电话,说明家境困难的情况。黄文谦立刻打电话到学校核实,随即汇去了学费。资助林姗姗数年,黄文谦从来没有见过她,只是收藏着她送的锦旗。
13年来,黄文谦将打工、政府生活补贴的40多万元钱,全部捐出用于发展当地教育事业和救助贫困村民,受助人数达1000多人。
2007年,他当选为第五届“感动福建”的十大人物之一;2011年12月,他被市委、市政府表彰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称号,仙游县委、县政府也授予他“关心下一代突出贡献奖”。
■不住美国豪宅住陋室
打工助学的黄文谦,是一个无房族。在老家的房子被拆迁后,黄文谦没有像其他农民一样花钱另盖新房,而是把钱捐出去,自己住在一个鳗鱼养殖场的简易平房里。
他的住所极其简单,约10平方米的卧室里,只有一张木桌、一张老式床铺,甚至连衣柜都没有。老人为数不多的几件衣服,堆放在木架上。许多资料摆放在塑料泡沫盒子里。“很多人叫我买一个书桌放资料,一个书桌,要1000多元钱,1000多元如果捐出去,还可以资助一个孩子,就没舍得买。”黄文谦说道。
“年纪这么大了,我们叫他不要再做了,但是他特别执着。”黄文谦的儿子黄培国一开始并不理解父亲的做法。
黄文谦还有一个儿子在美国一家大型石油公司任总工程师,收入颇丰。2002年,他就请父亲去美国安享晚年,但是在美国待了5个月后,黄文谦就回国了。“在美国生活无忧无虑,很富足,不过我还是想回来,在那里,我做不了什么,回国我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黄文谦说。
回国后,黄文谦开荒、种田、助学,不亦乐乎。
采访中,笔者发现黄文谦脚上穿着的一双鞋,已起了毛边,破了几个洞。“这双鞋穿了6年了。修修补补只要能穿,就不换。”他解释说,自己从不买新衣服,每年公司会发一套新衣服,“这就够了”。
每天,他的饭食极其简单,只是米饭搭配青菜。
粗衣、素食,虽然黄文谦的生活过得极简,但却一点也不苦。“钱对我来说没什么用,我身体健康,自己种菜,自给自足,钱捐出去,能帮助到别人,我就很高兴。”黄文谦笑着说道。
“我今年已经95岁了,真的感到很欢喜,还能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事。只要身体条件允许,自己还要一直打工下去,一直做到100岁,帮助更多的人。”黄文谦说。(通讯员 游晓璐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有福之州诚意满满迎客来2025-01-06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