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8月19日讯(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近日,诏安县红星乡联合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开展党建共建签约,创新“组织联建、智力联注、产业联兴”三维联动模式,将高校人才资源与乡村需求精准对接,共谱校地协同振兴新篇章。
组织联建筑堡垒 夯实合作“压舱石”
8月13日,红星乡与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通过签署共建协议、互授“党建共建基地”牌匾,将高校党组织的理论、人才优势与乡村党组织的实践优势深度融合,构建“党支部+学院+乡村”联动体系。未来,学院党总支将定期组织党员教师团队驻点与红星乡党委共同开展“主题党日进红星”活动,把组织生活延伸到产业一线,以党建“红细胞”激活乡村振兴“主动脉”。
人才联动赋动能 激活发展“动力源”
8月14日至15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携手许寮社区、圆林小学开展“非遗文化进乡村”共建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当地小朋友体验传统漆扇制作,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学院师生向孩子们讲解了漆艺的历史与技艺,并指导他们亲手绘制漆扇。小朋友们用彩漆在素扇上勾勒各种图案,在创作中感受非遗魅力。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一把把独具匠心的漆扇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童真创意的碰撞。同时,孩子们还踊跃参与了“小小文旅推介官”视频拍摄,化身“文旅小使者”,用童趣视角讲解家乡风物,宣传推广红星乡独特的人文景观。此次活动将课堂智慧转化为乡村发展实效,是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未来将持续通过非遗体验、文化研学等形式,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推动乡村美育与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人才下沉”与“实践育人”双向赋能。
产业联兴促共富 拓宽振兴“致富路”
8月15日,依托进水村溪上农庄文化体验园直播基地,大学生志愿者通过与红星乡新农人一起直播的形式,宣传家乡农产品和青梅制品,带动家乡农产品销售,赋能乡村振兴,让“乡土网红”的流量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未来,校地将携手深耕青梅全产业链,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生态。学院协助红星乡对接农业科技企业,参照保护价收购模式,推动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保障果农收益。同时,依托“诏安红星青梅”品牌培育计划,联合策划“梅韵文旅”项目,将赏梅游园活动与红色研学结合,延伸产业链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中国星座点2025-05-15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