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0月18日讯(通讯员 李小琴 曾林斌 陈泓宇 闽南网见习记者 柯嘉进 文/图)“过去轮到扫驿道,轮值的村民都是暗自叫苦。现在不一样了,一听说要扫驿道,家家户户都踊跃参与,盼着把家里家外收拾干净后聚在一起喝茶话家常。”近日,南靖县船场镇西坑村村民刘平杰一家和村民一起,拿着扫帚簸箕,清扫着村道农舍。
船场镇西坑村自古道路通行便利,经济繁荣,于是就有了一年一度“扫驿道”的传统习俗。以前每年轮值“扫驿道”的人家,除了清扫交通要道,还总要祭祖、请戏、做粿招待客人。少辄数千元、动辄上万元的花费,虽然让扫驿道的人家赢得了“面子”,但却实实在在失了“里子”。特别是少数人家讲排场、比气派,让传统习俗因攀比而完全变味。
近年来,南靖县船场镇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以建设生态宜居家园为目标,将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与移风易俗“清风行动”紧密结合,针对西坑村“扫驿道”陋习旧俗,成立作风纠整工作小组,出台人居环境整治“党建带网建”、“三百行动”、“回头看”蹲点调研、“敲门行动”深化成果等6份实施方案,深化镇包村工作队、村两委、小组长三级联动机制,为铺张浪费之风上“刹车阀”,为“扫驿道”的旧俗赋予新寓意:即全村党员干部带头,家家户户一起参与打扫卫生,让扫驿道不再是轮值人家一户的事,让爱护环境的思想深入人心,着力推进移风易俗行动和人居环境整治向纵深开展。
“现在我们村子里,扫驿道的铺张浪费风气消失,我们不仅省钱省事省心,而且房前屋后整洁了,道路平整开阔了,居住的舒适度也提升了。”西坑村村民张来春说,得益于移风易俗行动带来的人居环境改善,如今,茶余饭后,他更喜欢绕着村子散散步,慢慢地欣赏宜人风光。
此外,在西坑村的示范带动下,船场镇各村(社区)的移风易俗行动持续深化:高联村摒弃“热闹”旧俗,召集有威望、敢担当的老人组成“夕阳红劝导队”,对村里环境卫生进行常态化巡逻监督;集星村制定村规民约,杜绝婚丧喜事大摆宴席,将节省下来的礼金用于村民慈善公益事业,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党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党风新。在党员群众的齐心协力下,过去讲排场、比阔气的铺张浪费之风戛然而止,‘人情债’松绑了,‘人情味’更浓了,船场镇昂首阔步地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船场镇党委书记何志荣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