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至1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访非洲莫桑比克、科特迪瓦和埃塞俄比亚等三国,这是8年来,日本首相首次访问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
对于这次安倍的非洲之行,日本本国和各国媒体、分析家给予了多方面解读。综合来看,各方对安倍此次非洲行的目的,概括为三条:经济上,为日本企业打开产品出口和投资市场;政治上,为日本“入常”寻找支持者;战略上,力图和中国展开争夺影响力的竞争。
很显然,安倍最希望的,莫过于“一石三鸟”,在上述三个层面都达到目的。
经济:缺乏互补是硬伤
尽管在“中国话题”上吸引眼球最多,但明眼人不难看出,安倍此行最主要的目标,是经济层面的。
安倍内阁有关官员在行前就曾多次表示,将向东道主说明,日本会“更加平衡”地援助非洲,而中国“只对非洲的自然资源感兴趣”。安倍随行的商务代表团号称“50个大企业代表”,实际上则有34家,包括丰田通商株式会社、岛津丸红、头雅马哈、三零、三井、日本钻井,以及新日铁、NEC、JDC等,可谓阵容庞大。
一些媒体援引日本经济产业省人士的吹风称,尽管此行目的地只有三个,却颇费了一番心思,所选择的无不是日本官方心目中最重要的撒哈拉以南经济“节点”。在他们看来,撒哈拉以北各国,日本企业已有一定基础;南非和肯尼亚也是日本较稳定成熟的市场。日本在非洲比较薄弱的市场存在,是西非和赤道非洲法语区,这里购买力旺盛,市场成熟,是非洲大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东非、中部非洲腹地日本市场占有率也较为低下,但这些国家本身普遍较穷,市场成熟度较低。此次安倍到访的三国,科特迪瓦是西非法语区最富的国家,莫桑比克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基建在建、在招标项目最多的国家;埃塞尔比亚是非盟总部,和美国关系密切,也是为数不多不依靠石油经济就能取得高增长率的非洲国家。很显然,日本打的是以点带面,分头突破的主意。
近年来,看好非洲经济前景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麦肯锡、标普等国际公司和世界银行普遍认为,2013-2015年间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速至少可以实现“保五”,而这是在过去10年间非洲GDP总值翻三番、平均GDP增速达到5-6%基础上实现的。有分析认为,倘继续此势头,2050年非洲将有20以消费者,城市人口比例将突破50%,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日本经历10年经济低迷,关键在于出口的萎靡,安倍上台后单纯使用增加流动性的办法刺激经济,虽收效一时毕竟不能长久,正因如此,他们才看中了潜力巨大的非洲。
早在去年6月1-3日,日本就在东京举办了第五届“国际非洲发展会议”(TICAD),试图由日本政府牵头,鼓励、推动大型民营企业拓展非洲贸易,会上日本宣布,5年内将援助非洲110亿欧元。此次安倍出访,达成了莫桑比克4.23亿欧元公路贷款项目和天然气项目合作意向,对莫桑比克700亿欧元(约合44亿元人民币)ODA贷款和300名人员代培,以及埃塞俄比亚地热发电厂项目等。
然而和日本的热情相对应的,是非洲的冷静。
许多非洲当地分析家指出,以前的英、法,如今的中国之所以在非洲经济圈游刃有余,是因为和非洲建立了互补性的经济关系。以中国为例,其高速增长的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制造业,需要大量能源、矿产和其它自然资源,庞大的制造业产品、产能和大量的资金,又需要稳定、开放的市场需求;而非洲各国经济严重依赖资源出口,本身则资源丰富,而制造业的匮乏需要输入门类齐全、价格可以负担的工业品,落后的基础设施则需要借助外力兴建,方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后劲。中国所有正是非洲所需,反之亦然。如此互补,就形成了互相“有买有卖”的良性循环。
反观日本,由于经济结构提升和产业转移,这样的互补已难成立,正如前日本经济产业省非洲事务部负责人菅野雅文去年所坦言,日本企业“须臾不曾忘记非洲市场,也从来没离开过非洲”,只是日本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成本水涨船高,导致出口产品丧失价格竞争力,而价格高正是开拓非洲市场的大忌。不仅如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制造业的转移,还导致日本资源需求量的下降,如此一来,日本和非洲之间,就很难形成和维持中国-非洲间所出现的经济互补关系。
事实上,日本对非洲援助从来就很慷慨,上世纪90年代中援助额曾高居世界第一,今天也居第五,仅次于美、德、法、英,远高于中国,2003-2007年,日本对非洲最大宗援助项目“非政府开发援助”(APD)年支出达5.8亿欧元,2007-2012年更翻倍至11.6亿欧元,但这期间也恰是日本经济萎缩的时期,非洲市场可谓“广种薄收”。很显然,非洲市场帮不上日本的忙,问题不在花钱少,而在不能构成互补和自循环,这个问题,安倍是没法解决的。
入常和“中国话题”:非洲自有小算盘
非洲有55个独立国家,是拥有联合国会员数最多的大洲,当年中国就是靠着非洲国家的支持,得以昂首进入联合国,并继承了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一直谋求“正常国家”地位的日本,近年来屡次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努力均功亏一篑,自然对非洲这个大“票仓”垂涎不已。
自1993年便举办的TICAD,初衷就是“花钱买票”,迄今这一大会举办了5届,每届开幕式上,日本首相都会大声疾呼“联合国改革的必要性”。“正常国家化”是安倍一向积极追求的目标,此次出访非洲三国,所到之处,自然也要大声疾呼,到处“拜票”。
问题是非洲也有非洲的想法。
《雅温得喀麦隆论坛报》曾指出,非洲是“待字闺中的大姑娘,可以大大方方接受任何求婚者的礼物,但不能轻易答应任何请求”,这也恰是许多非洲政客在诸如“入常”等实质性问题上的一贯态度。每次日本利用各种场合向非洲领导人“拜票”后,都会兴高采烈地表示“获得普遍同情”,但这些“普遍同情”却从不见化成实际效果。
长期的殖民统治,让非洲各国普遍养成了“礼物可以随便收,许诺不能随便给”的心态,随口答应可以,真金白银的支持却不容易。美、中、英、法在一些问题上可以获得非洲各国程度不同的配合、支持,是“以有易有”的结果,而日本想的却是“以无易无”,自然谈何容易。
不仅如此,尼日利亚、南非,本身对常任理事国席位也不无想法,在他们看来,拥有联合国成员国最多的非洲,连一个常任理事国还没有,“扩容”应首先考虑非洲国家,而非洲各国间虽然矛盾重重,但在重大国际话语权争夺方面,却常常本着“泛非主义”精神,表现出“非洲一盘棋”,日本不表现出对尼日利亚、南非等非洲国家“入常”的实际支持,非洲各国自然不可能“先人后己”。
至于“中国话题”,据特迪瓦“阿比让新闻网”转引自经合组织的资料,2009年起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中国,与非洲双边贸易额,占非洲外贸总额比重13.5%,中国已成为非洲最大市场、最大工业品来源,和其最急需的基础设施工程投资者、建设者。反观日本,占非洲外贸总额比重仅有2.7%,连中非贸易额的零头都不到,在“软实力”方面又不具备英、法等的“一招鲜”,近年来屡屡以“新殖民主义”为口实,力图削弱、同化中国在非影响力的欧美各国尚且收效甚微,日本的“小石子”自然更难打下中国这只“大鸟”。
事实上,非洲各国对中日间的矛盾既陌生、又无关痛痒,中国驻非外交机构、人员的连篇累牍,或安倍及其他到访日本官员的喋喋不休,对他们而言都如同“听天书”一般,他们嘴上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敷衍话,心里只怕转着同样的念头——你们自管去吵,别耽误了答应我们的项目也就是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