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上台后,其治国理念备受国民关注。近几个月来各种不同场合的讲话中,新领导人一些形象化、口语化、通俗化的表达,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
从习主席口中说出来的,就有关于政治改革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关于反贪腐的“要老虎、苍蝇一起打”,关于国家目标的“中国梦”,关于国家道路的“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还有关于国家治理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等。
讲话,是政治的一部分,对谁讲、讲什么、如何讲,一直是大学问。对当代中国领导人来说,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和全体国民进行沟通,不仅仅是个人风格和习惯的问题,也是政治策略和技术问题。
比起西方一些民族,中国人不太精于理论和形而上的东西。无论从语言、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哪个方面看,都比较偏重于实在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
以政治理论为例,关于“自由”这个概念,在英文里,大的分类就有freedom和liberty之分,再细分有freeto和freefrom之分,在构词法本身的作用下,又可以产生出non-free,over-free,unfree等众多概念。这种在特定历史情境中出现的创造,或者就是从语言规则中自动产生的分类,在中国语言中一向很缺乏。就连“自由”这个汉语词,也是100多年前靠了严复“旬月踟蹰”的努力才勉强编出来的,此前数千年,完全没有这个概念。
与自由紧密相连的“权力”和“权利”两个概念,在中国的命运更是波折,直到今天仍到处可见两者的混用、错用、误用。在英文里,Power和Right一般不会被混淆,但由于翻译的问题,在中国这两个词居然完全同音,结果发生混乱。
对西方基本政治概念混淆不清,且几乎没有丰富和发展,中国人这种表面上的混沌状态,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朦胧不清的东方文化。
但为什么中国社会在事事讲量化的西方政治理论上显得初级,却似乎也没耽误什么大事?国家的各个方面也都发展得不错,要政治有政治,要经济有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也都成就斐然,不落人后?
原因恐怕在于,大多数中国人另有一套偏重于实在、形象、具体事物的语言、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
举个例子。一论到做饭烧菜,中国人“一等民族”的特质立刻就体现出来了。不信你把撒切尔夫人叫来,让她解释一下烧菜时“炖”和“煮”的区别,再在英文中找出分别对应于中文炒、炸、烤、烧、烹、煎、煨、焖、焯、炝、汆、涮等等所有这些烹调术语的细分概念,老太太一定当场晕菜。
中国古贤们早在2000多年前就创造了“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名言。意思就是,不用费力气去发展抽象的、艰涩难懂的政治理论,就“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句话,上至国王大臣下至百姓平民全听懂了。
当今中国的领导人都有基层工作经历,不缺与普通人民沟通的经验。据此可以说,中国式治国,领导人用穿鞋吃饭来表达其政治思想,也是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一部分。
但事情还有另一面。中国这个特别的现实,并不能成为思想界在政治理论上缺乏建树、缺乏创新的借口。中国的思想者们不能也都跟着穿鞋吃饭,至今无力分辨主要政治学概念的精细差别。
学界和政界分开,学界做好中国的学问,政界做好中国的政治,也是中国式治国的一个要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