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的工资,终于拿到了!”近日,在建宁县濉溪镇政府,高峰村村民老聂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声音有些发颤。那一刻,压在他心里十年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老聂能讨回辛苦钱,靠的是濉溪镇正在推进的“驻村夜访”工作。
近年来,濉溪镇大力推行该项机制,瞄准了一个现实难题:干部上班群众干活、群众休息干部下班——“时间错位”怎么办?镇里干部利用晚上时间走村入户,把办公室“搬”到百姓家中。
高峰漂流项目,曾经是村里的明星产业。可自2013年停运后,经营方竟拖欠村民工资近百万元。村民干了活,却拿不到钱,怨气越积越深,成了摆在面前的一块“硬骨头”。
“疙瘩要解,底细先摸清!”
负责挂村的镇干部董必文带领工作队,吃完晚饭就往村里跑。一盏灯、一本笔记,他们推开一扇扇门,倾听一个个故事。哪家出了多少工、被欠了多少钱,情绪怎么样、困难在哪里——一一记下来。夜一深,人更静,正是谈心的时候。
这一跑,就是将近一个月。有村民记不清工时,他们就翻出漂流站旧的考勤表核对;有人凭据遗失,就请同班组村民相互印证。最终,一套清晰完整的欠薪台账被整理出来,每一笔钱都清清楚楚。
但摸清账只是第一步。钱,怎么真正要回来?
工作队又主动当起“协调员”。他们跑法院查资产,反复找经营方沟通,甚至一场协调会从午后开到深夜。“这都是村民日晒雨淋挣的血汗钱,一分都不能少!”干部们态度坚决。经过多方努力,经营方最终同意偿还130余万元欠薪。
这场持续十年的欠薪纠纷,终于在一次次夜访中彻底化解。
“驻村夜访”带来的不只是个案的解决。截至目前,濉溪镇通过该机制成功化解信访积案12件、矛盾纠纷158起,更建立起包村工作队常态化运行机制。
干部沉下去,民心暖起来。灯火里的走访,正悄然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温度与活力。
全媒体记者 徐尔文 建宁记者站 付哲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十四五”奋进足迹|“十四五”以来自贸区2025-10-27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