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宁县伊家乡笔架村举办一场热闹的非遗展示暨乡村文化活动,吸引众多村民前来参与。活动现场,村民们观看非遗展示,参与互动游戏,气氛热烈。陈大妈在活动结束后兴奋地说:“今天可太高兴了!看完才知道外家拳这么威风,花灯这么精致,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真好!”她手里攥着刚赢得的肥皂礼品,笑得合不拢嘴。
此次活动由笔架村文化特派员李昕妍牵头组织,是建宁县非遗保护与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基层实践,也是全县文化特派员下沉服务的生动缩影。
建宁是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众多非遗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是全县群众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更是县域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建宁县部分非遗项目面临传承断层的困境,年轻群体对本土非遗的知晓度偏低,乡村地区日常文体活动相对匮乏,邻里互动减少,乡村文化活力亟待激活。
为破解这一难题,建宁县依托全市文化特派员工作部署,选派文化领域骨干下沉乡镇、结对村庄,以“宣传员”“调研员”“组织员”的角色,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笔架村的此次活动正是这一县域工作布局的具体落地。溪口镇枫元村、溪源乡上坪村等也先后开展类似的乡村文化活动,文化活力正沿着“特派员下沉”的脉络,逐步传递到建宁更多乡村角落。
据了解,建宁县已有3名文化特派员投身基层服务,他们是全市首批34名文化特派员的一员,以两年为服务周期,扎根乡镇、结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他们通过组织文化活动、保护文化遗产、培养文化人才等举措,持续推动县域优质文化资源下沉,为建宁县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能。
建宁记者站 付哲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福州着力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2025-10-13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