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1年实现“六无”目标秘诀何在
青海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亮点扫描
擅长歌舞,在青海省某艺术团工作……刚过而立之年的李某,原本前途一片光明,不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坠入毒品深渊。
因为喉咙疼痛无法演唱,他在朋友建议下尝试了毒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被公安机关抓获,并送至青海省多巴强制隔离戒毒所。
戒治期间,李某接受了系统的教育,逐渐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为了增强他的戒治信心,民警让他教其他强戒人员唱歌跳舞,还成立了艺术团,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李某在戒治的同时投入到写歌、作曲、编排舞蹈的艺术创作中,积极参加所内各种大型文艺演出活动,重新找到了人生航向。
如今已经戒断毒瘾的李某,开始在各地演出。他对回访的民警说:“与毒品诀别后的生活过得很充实,我非常珍惜,也非常感谢民警们把我从深渊里拉了出来。”
李某的涅槃正是青海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真实写照。他的故事激励着其他强戒人员坚定信心,重塑自我。
“近年来,我们坚守场所安全底线,强化戒毒戒治工作措施,推动全省戒毒工作稳步发展,已经连续11年实现了场所无毒品流入、无强戒人员脱逃、无非正常死亡、无所内案件、无安全事故、无重大疫情的‘六无’目标。”青海省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冯明说。
加强建设实现应收尽收
收治病残吸毒人员是戒毒工作的难题。按照上级要求,青海省坚决服从服务工作大局,制定了病残吸毒人员收治办法,对收治业务进行了全员培训,全力以赴开展收治工作。
多巴强戒所始建于1980年,现与青海省戒毒康复所合署办公。步入一大队所在的2号楼,一楼大厅中间是监控室,值班民警正盯着电脑查看各路监控。依托强戒人员大数据管理系统,该大队强戒人员的信息实时显示在另一台电脑上。在青海省戒毒系统,视频监控和大数据管理系统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监控室两侧分别是生理脱毒区和病残戒毒区。在病残戒毒区的诊疗室,记者看到,这里急救药品一应俱全,制氧机、紫外线消毒机、空气消毒机等摆放整齐。墙上挂着4面强戒人员家属赠送的锦旗,感谢民警在强戒人员突发疾病时的救治。
“有了诊疗室,就能够在强戒人员发病时进行救治,并为重病的抢救赢得时间。”一大队大队长齐聪聪介绍,尽管在日常戒治和管理中存在不少风险,但民警们没有退缩,而是认真履行职责,帮助每一名强戒人员重获新生。
记者了解到,针对场所设施不具备收治病残吸毒人员条件的实际,青海戒毒系统自筹资金300多万元,在多巴强戒所设立了病残专区,在女子强戒所和格尔木强戒所分别设立病残专班,在青海省第三、第四人民医院设立病残戒毒人员住院专用病房,病残戒毒人员专用床位和住院床位达150张,基本满足了收治需要。
“我们还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调,多次请省禁毒总队和西宁、格尔木市公安局领导深入各所协调工作,收治任务重时请公安机关派专人驻所协调,解决收治工作中的一些问题,确保了‘应收尽收’。”冯明说,在此基础上,针对戒毒基础设施尤其是现代化设备严重不足的实际,青海省戒毒管理局今年落实国家投资近两亿元,推进戒毒工作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探索藏回医戒毒治疗
藏回医戒毒治疗是青海戒毒工作的亮点,由青海省戒毒管理局与3家社会医疗机构联合开展探索。青海省藏回医戒毒医疗中心设立在多巴强戒所,在展示室里,装有“解毒1号”至“解毒10号”10种处方藏药的药瓶一字排开,戒毒医疗中心民警赵伟还给记者展示了马儿哈米膏子等3种处方回药。
“接受藏回医戒毒治疗的强戒人员,只有体检合格后方可进行。多年的实践证明,藏回医戒毒治疗在改善强戒人员身体机能、调解神经功能、改善睡眠等方面效果明显。”赵伟介绍。
目前,全省已有3批次600多名戒毒人员接受了藏回医戒毒治疗。
藏回医戒毒治疗是青海省戒毒管理局加强与医疗机构横向联合,努力做好戒治文章的有益尝试。目前在省卫生部门协调下,与省市7家医疗机构联合成立了“医疗联合体”,下设戒毒、传染病、精神病、慢性病等“专科联盟”,各医院轮流派主治医师到各所坐诊,并为强戒人员开辟住院“绿色通道”。同时,积极提升所办医院的医疗水平,3家所办医院全部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轮流派所办医院医务人员到省市医院培训学习。
经过两年的努力,全系统没有发生因病死亡案例。同时,针对强戒人员医疗保障经费少、医疗费紧张的实际,在争取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同时,青海省戒毒管理局与省医保局协调,计划从2020年起,将青海籍强戒人员医疗费用全部纳入医保范围。
如今,青海省已全面推行全国戒毒工作基本模式,3个所均设立了生理脱毒区、教育适应区、康复巩固区、回归指导区“四区分离”机制和戒毒医疗中心、教育矫正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康复训练中心、诊断评估中心“五大中心”。
冯明介绍,近年来强戒工作坚持“管人要管心”,以强戒人员“三观”教育、法律知识教育、戒毒知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主线,落实“4+1+1+1”教育模式,全面改善强戒人员吃住等生活条件。目前,全系统专兼职教师达到96名,每年完成教育课时达600课时以上,出所强戒人员参加职业技术培训的占80%以上,获证率达到100%。同时,定期组织社会企业来所举办就业推介会,今年强戒人员与企业签订各类就业意向书50余份。
前延后伸展现责任担当
“通过参观,我们认识到吸毒的危害是如此之大,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去告诫身边的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第一次听说第三类毒品,好多东西(如奶茶)都不敢吃、不敢喝了!希望世界再无毒品。”
……
翻阅多巴强戒所戒毒教育宣传基地参观登记表,上面每一页都记录着参观者的真切感受。该基地于去年2月由多巴强戒所建成,共有7间展厅,过道还设置了8个版块,展示了各类仿真毒品模型和吸毒工具、毒品的危害、中国禁毒史、禁毒法、国家禁毒形势和青海省毒情、青海省强制隔离戒毒机构和戒毒模式、戒毒人员手工艺品展、青少年预防毒害措施等内容,并通过观看禁毒宣传片、体验“吸毒后人脸变化”模拟机、互动式体验“吸毒破坏生理机能过程”、亲身感受“VR毒驾模拟体验”等方式,让参观者从视觉、听觉、触觉多方面感受到毒品的危害。
多巴强戒所所长曹生顺介绍,基地建成以来,陆续接待了大学、职业技术学校、中小学师生、戒毒人员亲属、各单位职工、社会群众前来参观,参观次数达44次,共计4500余人,组织戒毒人员参观了9次,近1000人参加。
“我们坚持前延后伸,拓宽工作触角,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冯明说,在向前延伸上,目前3个强戒所均建立了戒毒宣传教育基地,今年有上万名中小学生、社会各界人士来基地参观,同时在出租车顶灯、公交车视频、交通广播等媒介上宣传禁毒知识。
在向后延伸上,每年都组织专人对出所人员进行回访,在西宁戒毒工作任务重的10个社区设立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同时计划从2020年起,派专人到西宁驻区指导戒毒康复工作。
冯明说:“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戒毒场所职能,坚决做到‘应收尽收’。全力推进全国统一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的实施,加快戒毒工作由目前‘看守型’向现代化科学化的‘矫治型’转变。加强禁毒委成员单位间的协调,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禁毒戒毒斗争,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关心戒毒工作的工作格局。”
□ 本报记者 韩萍 徐鹏
□ 本报通讯员 凌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侵华日军新罪证“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展出2024-09-1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