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答题卡事先早已被填好
这是一场心照不宣的“考试”。
待所有“考生”坐下,几名督考员开始分发卷子和答题卡,北青报记者看到,试卷抬头写的是“道路货物运输驾驶人员从业资格理论考试试卷”。
发完试卷和答题卡,考场里的工作人员多次强调,开考前“不要在答题卡上写任何字,也不要做任何涂改”。随后,工作人员照例宣读了考场纪律,强调“绝对不能碰手机”,而且表示教室内有多个摄像头,“做什么都能看见”。
约9点35分,考试正式开始。北青报记者看到,笔试试卷共有40道选择题、40道判断题和10道多选题。还未等记者浏览完题目,一位工作人员开始通过麦克风读题,与此同时,公布答案。“大家的目的都是想顺利拿到这个证,只要你们配合,我们就尽量让这件事顺利进行。”
20多分钟,工作人员便将答案全部念完。此间,大家被允许用笔在试卷上勾出正确答案,但答题卡上依然不能动。意想不到的是,念完答案后,考场内的另一名工作人员开始拿着一摞已经填好的答题卡,逐一更换考生手中空白的答题卡,并且让考生把这份早已经填好答案的答题卡“放在卷子下面”。
这份被偷梁换柱的答题卡上,填写的答案和之前督考员念的正确答案全部一致。但是,答题卡上的名字和编号部分是空白的。按照之前的约定,北青报记者在空白处填上了纸条上的名字和编号。一份看似是满分的答卷已经成形,剩下的是漫长的等待。
卷子发下来一个小时后,笔试正式结束。考生将试卷和写满正确答案的答题卡一一上交,鱼贯离开考场。
参加替考的“充场人”在地铁口集合
细节
巡考进入考场两分钟后离开
从外观上看,这似乎是一场完全正规的考试。考生们依次坐定,认真答题,只有替考者自己知道,这场考试还需要一些演技。
考试曾一度被“打断”,因为在替考者参加的这场考试中,也有巡查人员。在巡查人员进入教室前,督考员停止公布答案,叮嘱考生称,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要表现出“自己在答题”的样子。
随后,3名巡查人员进入教室,在考场内来回走动,查看大家的答题情况,但不过两分钟左右,他们便走出考场,直至考试结束也没有再来过。
考场内的督考员看到巡查人员走远后,继续念答案。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些巡查人员穿着便装,考试后北青报记者曾试图向驾校工作人员询问这些巡查人员是什么部门的,但并未得到回应。
笔试结束后,所有替考者紧接着参加了实践操作考试,考试内容是给卡车更换轮胎和开双闪灯。
和北青报记者一样,大多数考生此前并未驾驶过卡车,一些考生甚至没有考过驾照,在换轮胎的过程中,大家摸着轮胎随意比划了几下,监考人员看了两眼,在表格上的考生编号后面打了一个对号。
上午11点,第二场考试结束。成绩并未当场公布。回程的大巴车上,替考组织者告诉大家,第二天还有一场考试,“因为有巡考的在,如果谁明天还想参加,最好换身衣服。”
当天下午3点多,按照约定,北青报记者收到组织者发来的红包,40元整,与此同时,临时微信群解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