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交响处,零碳新引擎。
在中国新能源版图上,宁德正以“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的全新身份重塑产业坐标。2025世界储能大会落幕之际,现场245.8亿元签约投资、367亿元新对接项目,昭示着闽东在全球储能赛道的强势崛起。
这背后,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
拥有全国唯一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能源器件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近5年PCT国际专利申请年均增幅60%,入选全球百强创新集群、跻身全球创新强度第4位……这份创新成绩单,是宁德对科技创新持续投入的真实写照。
“没有创新,储能行业就没有未来。”宁德时代创始人、董事长曾毓群介绍,2014年以来,宁德时代累计研发投入超过了800亿元。宁德时代坚信,只有持续技术创新,攻坚核心技术,才能保持技术领先。
从播下新能源火种到长成参天大树,不过十几载春秋,宁德时代已跻身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首,带动80多家产业链头部企业集聚发展,形成原材料—电池—新能源汽车—拆解提取原材料的全闭环产业链。截至2024年底,宁德时代拥有专利及在申请的专利合计达4.3万多项。
在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正酣,5号超级工厂加速推进;在霞浦,国网时代吉瓦级储能工程的站房犹如“超级充电宝”,构建起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电网侧独立站房式水冷系统电化学储能电站……这些重大项目正是宁德储能产业硬实力的生动注脚。
除了聚焦“零碳生产”,眼下,宁德正依托“天生丽质”的生态底色——丰富的蓝碳、绿碳资源,“世界不多、中国仅有”的三都澳天然良港等,向“零碳生活”的全场景布局——在东侨开发区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新能源汽车通过“车辆到电网”技术实现反向送电;在霞浦西洋岛,“源网荷储”微电网项目彻底扭转供电不稳局面;在寿宁下党乡,融入“莫比乌斯环”设计理念的零碳示范基地,将智能微网管理系统成功应用于农村场景……这些实践不仅展现储能技术的多元化应用,更彰显宁德在零碳赛道的前瞻落子。
三都澳养殖户宋向国就是受益者:“原来采用传统用电方式,要么是岸上直接拉电线,要么是渔排发电,既存在安全隐患,又带来噪声和环境污染。自从有了微电网,渔排上的生活用电变得跟岸上一模一样,而且还能把多余出来的电用于渔排运输。”
“城”为人而建,“市”因人而兴。储能产业的行稳致远,离不开人才的赋能。
设立“宁德企业家日”,构建“益企宁德”服务平台;成立院士领衔的“零碳·科技”智库;出台“天湖人才”计划等近80项政策……宁德正以一座城的礼遇向人才和企业致敬。
除此之外,宁德还设立工作专班“一对一”服务企业,建设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基础设施,这些务实举措构建起“近悦远来”的发展生态。
正是这样的软环境,让元德得一、赛邦新材料、奥丰环保等配套项目纷纷落地,形成“引来一个,带来一串,聚成一片”的集群效应。在本届大会上,古田成功引进凯金新能源年产20万吨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为推进工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这座城市的实践表明:零碳不是遥远的理想,而是正在发生的产业革命和城市进化,而储能,正是开启这场革命的关键钥匙。随着国家《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政策的深入推进,宁德有望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领域开拓更广阔市场,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革命、探索零碳路径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宁德市科技馆创新理念分享馆 特色参观活动2025-09-19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