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清晨,走进永春县达埔镇新琼村,漫山的沉香树枝粗叶茂,“推门见绿、抬头赏景”的农家庭院举目皆是,村民在院子里泡着永春“佛手茶”、修剪着沉香树的景象随处可见。
近年来,新琼村立足达埔特色产业香产业,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模式,成立永春县新琼青岚香料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合作共赢,有效破解“集体穷、群众散、产业弱”等难题,走出一条既强村又富民的共赢之路。新琼村村集体经济由2015年年收入1.2万元增长至2024年年收入127.1万元,实现了百倍增长,同时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2.1万元。
支部引领,资源盘活焕新生
“以前房前屋后杂草丛生,打理起来费时费力。现在合作社带领我们发展庭院经济,在房前屋后种上了沉香树,不仅美化了环境,还统一收购,一棵能赚两三千块”潘某边修剪边笑着说。
合作社以新琼村发展庭院经济项目为契机,引导原有的庭院种植户纳入了合作社,同时推出了“送苗到户、技术到人、保价回收”的惠民模式,由合作社统一采购沉香苗,免费发放给社员,并派技术人员全程参与种植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长成后由合作社统一收购进行深加工,实现产购销一体化,有效解决村民“不会种、种不好、卖不掉”的后顾之忧。目前,参与庭院种植的社员已达1400户,共种植沉香树7000余株,预计5年内可为全村村民增加收入700万元。

新琼村采用集中流转方式盘活村集体废旧茶园、芦柑园等闲置土地资源,并带动村民、种植大户以劳动力、技术、闲置土地等方式入股合作社,规模化、专业化打造沉香基地。目前,已建设250亩的标准化沉香种植基地,共种植沉香苗木2.5万株,由村集体统一管理、专业化运营,成材后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1000万元以上,成为支撑未来合作社发展的“支柱”产业。
强化服务,产业发展有保障
在新琼村连片种植基地里,福建农林大学专家团队正在指导村聘技术人员进行沉香树管护。“要注意修剪密度,保证光合作用。”专家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新琼村通过“合作社+高校”的模式,定期邀请高校院所的农业专家对合作社所有社员开展技术指导,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使沉香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亩产效益显著提升。

新琼村依托永春县新琼青岚香料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对接省农林大学、信用社、劳动市场、产权中心等机构部门,通过组建科技服务队、设立金融服务站、创建零工驿站等方式,为社员提供“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劳务服务、产权(专利)服务、订单服务、入会服务、品牌服务、加工服务”8项服务,着力解决合作社及社员发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欠缺、资金短缺、劳动力匮缺、专利意识薄弱和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打破沉香产业发展“壁垒”。
链式发展,品牌走向大市场
在中国香都的香品展示基地里,各类香品琳琅满目,其中不乏新琼村合作社的产品。“我们合作社研发的各种篾香、线香、盘香等香品深受消费者喜欢,特别是沉香茶,很多人试了之后都说口感好,还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新琼村党委书记潘文兵笑着说。
为进一步提升沉香产业附加值,打通从“田间”到“车间”再到“市场”的各个环节,新琼村依托当地种植沉香树品质高的特点,通过合作社注册培育“岚博士”品牌商标,研发沉香茶、香珠、燃香等十余种精深加工产品,并对接永香阁、萬誉恒等精深加工企业,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的产品订单生产,制定种植技术指导、包装设计、品质把控、标识规范统一标准,为提升品牌价值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依托沉香种植基地沿线的溪滨公园,发展乡村旅游、康养休闲,全力构建沉香全产业链和文旅融合的发展格局。
如今,在新琼村的引领带动下,周边的建国村、楚安村等已陆续开始发展种植沉香树。下一步,新琼村将依托合作社,探索实施村级党建产业联盟,用“同一个产业、同一个品牌、同一套服务”构建多村“抱团发展”,引领带动周边村共同致富增收,共享利益壮大村集体经济“共同体”。(林辉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探访城乡融合的永春之路:新韵·新事·新风2025-10-21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