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南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少青一行到丰州镇、水头镇调研文化书院建设工作。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丰州镇九日山书院、水头镇观海书院和彚音书院,调研了解文化书院历史发展和当前对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
林少青表示,要加强文化书院的传承与发展,不仅要“原汁原味”地保护古建筑本身,更要维护其作为讲学、藏书、祭祀等功能的文化空间氛围。要加强对与书院相关的历史文献、先贤著作系统整理与研究,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举办系列讲座,让年轻学子亲身体悟学问。在开学、毕业、祭祀先贤等重要场合,举行开笔礼、拜师礼等,以庄严的仪式感增强文化认同。要与文明实践互促互容,面向社会开设国学、书法、古琴等寒暑假研学营、周末讲座、公益课堂,让文化书院古老的智慧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九日山书院
九日山书院位于南安市丰州镇九日山。南宋绍兴廿六年(1156年),朱熹与友人登游九日山时在此创设“九日山书院”,并亲自讲学授徒,使读书的书室变为讲学的书院。朱熹在此留下了《题廊然亭》《题九日山》《题九日山乱峰轩》等诗作,与傅自得等学者共同推动了理学发展。
观海书院
观海书院始建于宋代晚期,最初是为祀奉大理学家朱熹的专祠,后于祠内创办书院。民主革命时期,水头有识之士吴遵三、高烶三于书院内创办了观海学堂。现观海书院位于水头中心小学内,其旧址“朱子祠”依然保存完好,是古南安四大书院中仅存的建筑实体,祠中设立有朱熹纪念馆以及水头历史、观海校史两个展室。
彚音书院
彚音书院位于南安市水头镇星辉村吾坑黄氏宗祠,前身为清代学者黄谦(1736-1795)教书之处。黄谦在此潜心编著闽南语首部韵书《彚音妙悟》,开创汉字拼音方案之先河,为闽南语言文化研究留下珍贵遗产。书院由两栋古代民间建筑合并而成,古朴典雅,承载厚重历史底蕴。
在闽南大地的璀璨星空中,南安市宛如一颗散发着独特文化魅力的明珠,而星罗棋布于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书院,则是镶嵌其中的瑰宝。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绽放着时代的光彩,是南安市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力量。
下阶段,“文明南安”微信公众号将开设“文化书院”专栏,对南安市文化书院进行展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深读丨实验室里“长”出产业集群2025-08-21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