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南安各地种植大户抢抓雨水充沛、气温适宜的农时,加快晚稻插秧进度,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的农耕景象。
昨日,走进南安市柳城街道农田改造提升与主粮现代化农事运营示范项目区,农机作业的轰鸣声在水田上此起彼伏。一台台高速插秧机在田间穿梭,机械手精准抓取秧苗、稳稳插入田中。不一会儿,原本褐黄的水田便披上了绿油油的“新衣”。
“今年核心区180亩早稻收成良好,亩产达1206斤,比预期增产20%。这给了我们推广现代农业、扩大种植规模十足的信心。”作为投资建设方,南安市能源工贸集团项目负责人陈靖宇介绍,本次晚稻种植面积约840亩,目前插秧工作已完成40%,预计本周全面收尾。“种植品种包括佳禾165、隆平-品两优华占、中浙优8号等,这些品种不光产量稳,口感也好,预计3个月后就能迎来丰收。”
不远处,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的农事服务中心正加紧建设。“目前已进入土地平整阶段,预计11月完工。”陈靖宇介绍,该中心集育秧工厂、农机库房、烘干及临时仓储一体化中心等功能于一体,除满足项目自身需求外,还能辐射周边5000亩耕地,提供定制化农事服务。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08亿元,规划整治农田2000亩,涉及柳城街道露江村、帽山社区。其中,“小田并大田”1078亩,主要推进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土壤改良及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等建设。
“作为南安首个此类示范项目,该项目创新采用‘策产投建营’一体化模式,通过‘央地政企’合作搭台,联动企业投资与政策性银行,解决了项目启动资金与远期投资资金难题,有效缓解了财政单一投入不足的困境,实现了‘小田变大田’‘大田变良田’‘良田变田园’的蝶变。”南安市农业农村局农田科相关负责人苏荣贵表示,项目构建的全程机械化、标准化生产体系,正探索高效化、生态化、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新路径,若成效良好,这种运作模式将逐步在全市其他乡镇(街道)推广。
(记者 赖香珠 通讯员 李燕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深读丨实验室里“长”出产业集群2025-08-21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