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安水头,也许连很多当地人都不知道,这里存在着一条上千年的古官道,但如今,这条古官道或许很快将消失。
昨日,水头的吴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595-26531010反映,千年古官道随着水泥路面的覆盖,已经接近消亡……
青石古道仅余不足10米
在水头白莲寺前,一条新修的水泥路依山势而上,每天傍晚这里都有很多人在此散步锻炼。如果没有当地人的提醒,很少人知道在这三四百米的水泥路下,埋藏的正是古官道。
据附近的村民介绍,古官道从隋朝时就存在了,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
走过这条水泥路,越过一道山岭可看到一座亭子,一段两三百米的下坡土路正是残存的古官道。
说是“残存”,其实已经接近消亡,这段古官道也被泥土覆盖,偶尔可见零星青石露出。临近坡底拐弯处,有一段不足10米的青石路面,依稀可见当时古官道的影子。
据了解,这条古官道是古代通往篮球比分直播:以及漳州、广东的要道,当时设立的驿站,如今早已抵不过历史的消磨。
朱熹曾在此建牌坊植榕树
翻过一道道山岭,站在小盈岭之上,古官道已近消亡,山脚下国道324线、沈海高速公路和福厦高速铁路成为如今交通的主流。但小盈岭上的“同民安坊”还在述说着历史。
据《乾隆马巷厅志》记载,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朱熹在小盈岭官道上,建起一座牌坊“同民安坊”。
“同民安”三字由朱熹所题,既代表了“同安县民安里”之意,又隐含了“同安百姓安康”的祝福。
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同安主簿朱熹到此勘察,见两翼高山夹峙,形成漏斗,以致风沙为害。为防风沙,他发动百姓种植榕树。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同民安坊”倒塌。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马巷秀才林应龙等呈请倡捐,旧坊址改建关隘。
郑成功在这里打过仗
古官道经过的小盈岭,依山傍海,控扼泉、厦、漳官道咽喉,不光有美景,更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据《南安古今》记载,小盈岭曾是郑成功抗清的古战场。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8月,清军由篮球比分直播:取同安,扼守小盈岭的郑军寡不敌众,守将邱缙身中七箭,退守同安城,26日城陷,清遂屠城。
1651年11月,郑成功率抗清义军在小盈岭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全歼清军杨名高所率精兵八万,杨明高只身逃回福州。
金鼓杀伐之声在历史的车轮下销声匿迹,如见这条古官道也将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成为口中的“过去”。(记者 陈江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时隔12年 篮球比分直播:再获国家舞台艺术最高奖2025-11-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