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举行的第14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南安组织了15家重点产业园区、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参加。交流大会让南安代表团收获颇丰,首次与台湾中山大学洽谈假期社会实践合作便是成果之一。萧崴仁、王嘉恺2名学生作为台湾交流生的“首发阵容”,分别前往南安九牧厨卫和群峰机械,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社会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博士萧崴仁为九牧带来“国际化”新知识
萧崴仁是台湾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博士生,年仅24岁。在这次合作中,他到九牧进行为期8周的实践学习。
九牧计划2020年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并已着手国际化方面的布局。而萧崴仁的研究课题便是“九牧公司的国际人才管理与国际招募管理战略”,公司希望通过他的研究,给九牧的国际化道路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谈到来大陆以后的感受时,萧崴仁表示,他的祖籍就在大陆,这里的文化对他来说十分熟悉,蔡氏古民居跟台湾的老房子几乎一模一样,看起来十分亲切。
萧崴仁6月份到九牧人力资源中心上班,每天早上8点,他都会到公司,“先整理下昨天的思路,整理好资料,撰写报告,然后与主管进行沟通”。除了课题研究外,参与公司会议与培训、跨部门沟通、授课分享也是他这次实践的主要内容。到九牧以后,萧崴仁已经在南安和厦门开讲了2次课程,讲课内容都围绕国际化,探讨国内与国外在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上的不同。
萧崴仁认为,国内比较注重集体主义,国外则是个人主义当道,简单将国外的管理方式套用到国内是行不通的。他举了个例子,中国讲究“效忠”,但在美国,员工跳槽是非常常见的。在国外,管理和技术是齐头并进的,而国内更看重技术,这是未来一个需改变的方向。
谈到在九牧实践的感受,萧崴仁直言,最大的感受就是理论与实务上的落差,为什么实务会跟不上理论?理论如何运用到实际工作?这是他未来要思考的问题。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邱翔对萧崴仁有着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萧崴仁主动性强,快速融入了团队,双方沟通愉快,让他感受到了两岸文化的相通,同时在理论层面给予了他们帮助,补充了他们的知识库。
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王嘉恺为群峰做员工敬业度调查
王嘉恺是台湾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硕一学生。和萧崴仁不同,王嘉恺在群峰机械主要聚焦企业员工敬业度调查。
记者见到王嘉恺时,他正忙着做最后的调查报告整理工作。细看之下,他拥有整齐的短发加上黑框眼镜,从容中带点羞涩。
说起专业课,王嘉恺一下子侃侃而谈。“人力资源是一个策略面的管理学,它是帮公司从前端找到符合企业文化的人才,由公司将其培育成优秀人才,为公司作贡献。”王嘉恺说,人力资源是从前端到后端的人力学,不像传统人资只是计算薪酬这一部分。
为了完成“员工敬业度调查”报告,王嘉恺通过调查问卷、现场访谈、高层沟通等多种方式进行前期调查,并就调查内容进行分析总结。调查数据表明,群峰机械在员工归属感方面的工作突出,500名左右员工中,近五分之一工作超过10年,且企业主力军为25岁到35岁的青壮年,有较强的活力。
同时,王嘉恺就工时薪酬、人才招聘与员工培训、各层级员工沟通等方面的问题表达了看法并提出建议。
“王嘉恺本身就是敬业的绝佳代言人。”群峰智能机械股份公司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张建海笑着说,王嘉恺在实践中花了大量时间,到车间跟一线员工进行沟通交流,这种敬业精神,是值得群峰全体员工学习的。
张建海说,相比大陆,台湾的人力资源管理较为领先。王嘉恺到群峰后,除了做调查报告,还结合台湾的人力资源理论知识,给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案。
对于自己在群峰的实习生涯,王嘉恺表示,不仅加深了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也拓展了视野。(记者 林梅治 邹思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潮声 | 永春白鹤拳:展翅翱翔五洲四海2025-11-21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