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身体不好,但现在修剪香菇一天也能收入50元,算为家里出了一份力。”5日,在新罗区大池镇大和村的“巾帼示范基地”,记者见到了贫困户杨开秀,因受“类风湿”困扰,她基本无法出远门,更别说外出打工,好在有“巾帼示范基地”,她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大和村距大池集镇13公里,原先发展毛竹、反季节蔬菜、生猪等产业。为保护环境,猪不养了;没有规模经营,毛竹产业也未发展起来;土地没有轮作,根虫病日益严重,反季节蔬菜经济效益一年不如一年。
116名妇女撑起基地“半边天”
2014年10月,大和村第一书记廖全生提议成立大和农林专业合作社,村妇女主任、创业带头人陈美新被推选为副社长。
2015年,该合作社申请“大和”商标,实行产品统一包装、管理、销售,2016年被列为新罗区“巾帼示范基地”,共有社员200多名,其中,妇女社员116名,撑起基地“半边天”,区妇联给予3000元补助金。
“我们有600亩反季节蔬菜、2000亩竹林、20亩木架香菇、50亩茶叶,其中投资150万元,通过开发利用废弃木材,发展纯天然架子香菇,去年就生产架子菇15万棒,创收30万元。”陈美新说,通过“合作社十农户”模式,带动了本村和周边村的妇女就业,助力贫困户脱贫,人均增收3000元。
“今年打算发展中草药种植!”
在陈美新等带领下,合作社通过生物有机肥改良土质,发展绿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污染少了,生态环境改善了。
“由于农产品市场波动大,我们今年打算发展中草药种植,已与医药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先种植杭白菊20亩,为社员提供种苗、技术,统一种植、采摘、烘干、销售。”陈美新说。
“今年秋天就能收成!到时候,不仅能增收,而且还能成为咱们村发展乡村旅游一大看点!”陈美新憧憬着。(记者 罗姝 通讯员 俞晓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