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从参与者向引导者转型:一是发挥先进观念的引领作用。中国倡导建立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这些理念均具有时代的先进性。二是实践的示范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正渐入佳境,目前已经获得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并取得一些“早期收获”,其核心原则就是共商共建共享、双赢或多赢。今年中国成功主办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强调创新、改革与开放,创造了多个第一,为G20打下深深的烙印。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24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表示,要引领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这一讲话就是对当前反全球化思潮的回应,为亚太地区一体化注入强大信心。
今年以来,国际大舞台上不断上演一部又一部充满惊悚“意外”的大片,“黑天鹅”仿佛喜欢扎堆而来、让人惊魂不定。今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的结果让人意外,尽管如此,11月美国大选的对决结果再一次让人们感受到意外的撞击。当然,还有7月发生的土耳其政变以及随后的土耳其与美国、俄罗斯关系的逆转,韩国“亲信干政”的风云变幻等等。一个又一个意外事件俨然一张张拼图,拼出一个越来越愤怒与不安的世界。
上述意外事件的频繁显现既是原因也是结果。这恰恰说明,世界处于关键的当口,世界安全形势动荡难宁、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世界经济动力不足、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分化、保护主义抬头、反全球化思潮泛起等多风险叠加。在此混沌不清的时刻,世界对中国有期待,希望中国承担更大责任。中国与世界命运与共:世界安,则中国安。世界乱,中国也不能完全幸免,实际上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国际大背景下的折射。
“领导世界”原本就是个虚构的故事,世界需要的不是领导而是平等参与。因此,当晨昏线的交替孕育着一个新的世界时,中国需要为新世界而呐喊。▲(作者阮宗泽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