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倾斜性”,着力落实招生扶贫政策
继续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给予倾斜,注重教育公平、机会均等,增加农村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的机会。一是要继续实施好国家、地方、高校三个专项计划。加大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实施力度,重点面向贫困地区和农村学生安排招生计划,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将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所在省市倾斜。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招生计划向贫困地区、向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倾斜。扩大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招生规模。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二是要启动实施职教圆梦行动计划,统筹协调国家示范和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选择就业好的专业,单列招生计划,针对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子女招生,确保他们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能。
要确保教育资源配置向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家庭倾斜,确保教育脱贫政策精准到村、到户、到人,还要努力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要把教育脱贫对象精准识别到位。注重把好“对象精准识别关”,对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库,建立教育脱贫数据平台,加强动态跟踪,为保证贫困学龄人口应学在学、应助尽助提供技术支撑,为教育脱贫政策精准落实提供依据、搭建平台、建立窗口,提高工作精准度和科学性。二是要把各类教育资助政策兑现到位。紧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切实精准兑现教育脱贫的各类资助政策,让贫困学生轻装上阵,专心致力于接受良好教育。继续实施好营养改善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扩大试点范围,保障农村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三是要把教师队伍补充培训保障到位。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对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在补充招录、职称评聘、培训进修、评优提职等方面进行倾斜。着力解决幼儿园教师不足、音体美外语教师短缺等问题。建立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制度。依托“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加大对贫困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幼儿园、中小学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力度。四是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提供到位。构建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机制,让贫困家庭毕业生拥有更多的上升通道。继续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对贫困家庭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特别是职业院校毕业生联系安排公益性岗位。积极联系经济发达地区企业为贫困家庭毕业生定向提供就业机会。
作者:王嘉毅(甘肃省教育厅厅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