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问题,小心“踩雷”
从“你是什么星座?什么血型?”到“能接受加班吗?怎么看待996工作制?”没有丰富的面试经验,一大堆问题问下来,应届毕业生小郭直呼难以招架。
对于很多求职新人来说,一些面试官拉家常、询问个人私事的行为,往往被看做是不专业或者太八卦。殊不知,在经验丰富的求职者看来,冷漠的面试官并不可怕,最危险的反而是亲切热情型的。
小郭说,由于之前回答了很多个人问题,谈话氛围比较随意,所以当话题转到加班和薪酬时,他就很坦然“工资越高越好,加班最好不要有”。原本是将大家都有的想法说了出来,最终小郭却领到了一张“退场牌”。“不都说要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面试官吗?”小郭一脸委屈地说。
“面试时最忌讳撒谎,但这并不代表不需要包装自己以及注重沟通交流的技巧。”对于小郭的遭遇,一家地产公司的部门负责人李杰说,根据他在面试新人时的经验,亲切的谈话往往是为了引导求职者透露出更加全面的职业素质,而对于加班和薪酬等敏感话题的询问,则可以测试出求职者对于工作岗位的认知和思考。“今日事今日毕,完不成分内的工作,是我的能力问题,我希望尽量不要出现这种情况。”李杰说,相对于小郭的直白,这样的回答显然更具有专业精神,也就更容易受到面试官的青睐。
不只是为了一份工作
6个月试用期还没过完,本以为找到工作的小君却不得不“背包走人”。抱着“先拿到工作再说”的心态,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还未转正,小君又不得不开始投简历找面试。
由于在面试时表现得聪明机灵,人又漂亮懂事,学习日语专业的小君,依靠着自己在一周之内突击的知识和此前的一些包装过的实习经历,顺利拿到了一份新媒体公司的工作机会。然而,开始着手工作不久,“为找工作而找工作”的弊端就显现出来,能力不匹配,专业技能欠缺。焦头烂额之际,在工作的压力下,小君只好另谋出路。
根据统计,近四成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跨专业面试时,很多求职者往往为了拿到职位而“打包票”“开空头支票”,却为日后可持续工作埋下了隐患。对此,景瑜说,毕业生有时会陷入面试误区,认为回答出让面试官满意的内容,拿到职位就是最终目的,而忽视了职业方向是伴随终身的人生规划的重要部分。因此,不能因为就业压力大就把找到工作当成终点,如果毕业时具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求职误区,提高人生规划的实现效率。
“拿到职位以后,还需要在试用期内了解工作环境和职业前景,理想的工作必然能与自己的发展前景相匹配,只有激发起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为自己和公司创造出更好的未来。”景瑜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