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4年,凤山县一度有18位考生达到一本线。牙乔莉的班主任韦述领记得,10年前能招录到“A”类考生,有毕业生能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这样的名校。可如今,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大家都喜欢往外跑。
韦述领忍不住感慨,几年前,被逼无奈的凤山高中还能用5000元奖金“买”到一两位中考“A+”的考生。可这两年,即使花钱、托人情,也没有高分考生肯留下,“买都买不到了。”
凤山高中70%的学生家长都在外务工,很多班级3年都开不起一场家长会。听说孩子在学校犯了事,他们会在电话里急得说不出话,还有一些父母在电话里明说,“在外面赚钱供他读书就很不容易了”或“孩子就交给老师您了”。
高三学生韦佳宏居住的镇上,他的同龄人差不多有半数放弃读高中,其中大部分前往广东打工,他们逢年过节带回的有趣见闻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有时一所初中初一招收240多个学生,中考只剩100个。
一些学生对记者表示,自己并不喜欢读书,只是年纪太小,出去打工太累,“还是上学比较轻松”。
弃学外出打工的学生大多家境较差;留在本地就读的家境中等;相比之下,镇上企业主和教师们的孩子处在“顶端”,他们大部分在小学和初中就被送到外地。韦佳宏的几个“发小”属于这种情况。8岁以后,韦佳宏几乎没见过他们,只知道他们如今的成绩要比自己高一两百分。
当县中丧失了培养重点大学学生的能力,恰恰剥夺了农村学生享受教育公平的权利
如果以高考为标准,现在的凤山显然飞不出“金凤凰”。
但罗凤章校长说:“培养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的学生不是我们的任务,我们就是要教他们好好做人。”
作为全县唯一的普通高中,凤山高中每年要完成上千个高中招生指标。周边市县高中的录取线维持在500分上下时,凤山高中已低至300分,这意味着不少学生的中考单科成绩只有二三十分。
一位班主任认为,他的学生能做到“按时作息”,已是理想状况。他欣慰地说,学生刚入学时会若无其事地当着老师的面抽烟,如今看到老师会慌忙把烟掐掉,向老师问好。
“如果没有我们,近千名学生得不到教育,就这么流进社会”,这位班主任认为,凤山高中的定位不是“拔尖”,而是“兜底”,能让那些中考300分的考生在3年里不辍学、不违法,成功地将他们护送进大学校园,“已经成功了”。 “育人”比起“教书”,是更加急迫的任务。
韦述领曾有学生在初中就染上毒瘾,高中时被发现,老师没有让他退学,反复劝说、陪护。这名学生最终戒毒,考上大学。
另一位学生回忆,一度因贫困想要退学,可“老师反复做思想工作”。这名学生后来考上大学,成为家乡的一名小学教师。他说自己这些年一直早晨6点30分起床、周末也不睡懒觉的原因,要追溯到高中时,老师“不管刮风下雨,每天6点20分来学校喊我们起床”。
韦述领担任班主任6年,累积出十几个档案册。档案的主要内容是每位学生的考勤记录,学生迟到的情况被精确到秒,违纪原因五花八门。他解释称,期末时,拿着这些记录去和学生及其家长沟通,更容易讲清道理。
罗凤章曾在巡视校园一周内,逮住200多个违规的学生。这些学生轻则上课睡觉、玩手机,重则打架斗殴。他把他们聚集起来上思想品德课,播放德育录像,这项制度保留至今。
在这所学校,班级入口钉着木柜,学生上课时需要按照学号把手机塞到一个个小格子里。教室门口贴着学生的座次表,方便巡查教师透过窗户记录违纪学生的名字。班主任们会在午夜甚至更晚的时间,站在学生宿舍门口打开手电,提醒屋内还在打手机游戏的学生关机睡觉。
那位自认“成功”的班主任也承认,每天把绝大多数时间花费在维持纪律上,已没有更多心思去研究教学。
另一位老师毕业于凤山高中,回校任教后他感觉母校“变了”,“学习氛围却比以前差了太多。”
他认为,如今学校里的“快班”,其实连过去的普通班都比不上了。
2016年高考出现“零一本”后,韦述领清楚地记得,亲人回来抱怨,“不敢说自己有亲戚在高中教书,会被笑话。”在省市教育会议上,他也感到其他市县的老师谈起凤山难掩嘲讽,认为这里的学校“误人子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