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桥小学一年级教室后面的墙上,写着孩子们的梦想。
一所不得不去的学校
我没办法送孩子到镇上去读书
“能转走的都转走了,剩下的都是不能转走的。”墨桥教育促进会副会长王义内心滋味复杂,“穷困家庭的孩子,怎么转?”
王义脑海里一下浮现出村里的贫困户陈垂富一家。
42岁的陈垂富,头发蓬乱,身形消瘦,一家六口人。母亲年迈多病,妻子“不太正常”,全家都靠他一人挣钱。
他的3个小孩都在墨桥小学读书。大女儿陈莹上五年级、二女儿陈柳妃上三年级、小儿子陈绵茂上一年级。
谈起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一脸茫然,“在墨桥小学读书,成绩也不好。”
看到村里其他人将孩子送到了镇里读书,陈垂富也羡慕,“可是我们家没有条件,没办法送孩子到镇上去读书。”
去年,政府扶持陈垂富盖房子,还给他了七头牛发展生产。如今,房子还在建,他还要抽出时间照顾牛群,整天忙忙碌碌,根本没有多的时间照顾孩子。
“如果孩子去镇上读书,谁每天去接送?”陈垂富的苦恼几乎是墨桥小学就读学生家庭共同的苦恼。
今年7月初,墨桥教育促进会的工作人员跟海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支教志愿者一起,在村里进行了一次调研,他们发现,“留在墨桥小学上学的孩子们几乎都是家庭比较困难的,没办法送孩子到镇上读书。”
说起这些,王义眼眶湿润了,“我小时候家里穷,没能好好上学。可上学,才是这些贫穷孩子走出去的唯一出路啊。”
在墨桥小学一年级的教室里,后面的黑板上写着: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宠爱,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墙壁上彩色的纸片里写满了孩子们的梦想:陈垂富的儿子陈绵茂写着:我想当老师。袁世权写着:我想当科学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