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有微调,但变化不大
点评人:南京市第29中学高中历史教研组组长 尚祚祥
历史
主要变化:新考纲略有微调,变化不大。从考纲结构上看,命题指导思想部分仅仅删去了“以教育部制订的”原本用来修饰表述命题指导思想依据,但又不够妥帖的几个字样。典型题示例部分调换了5个题目,显得新颖了些许。其它诸如测试范围、测试能力要求、试卷结构、测试方式与时间、分值等处一字不变。
从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上看,有删减、新增或调整考查表述的共有13处,如将原“了解西周的建立”改为“了解先秦时期政权的更迭”;删去“理解上海合作组织”改为“了解中国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的外交活动”;删除考查“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新增考查“了解20世纪上半期的苏联文学”等。从上述对比变化中看,考试能级要求相对有所下降,调整后的考查表述应该说考查指向更明确,更有利于师生依据考纲,在平时的复习中有的放矢。
■复习建议
建议高二师生立足课堂、紧扣考纲、依托课本,扎实推进基础知识梳理、整合复习是当前紧要的。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特别是针对广大考生来说,尤须重视老师的经验指导。目前尚处在推进进度式的复习阶段,更需立足课堂,夯实基础,重视适当训练,以不变应万变。切忌自以为是,游离课堂之外,本末倒置。
化学
删除了“认识亚硫酸的不稳定性”等知识点
点评人:南京市第29中学高二化学备课组
与2016版相比2017版的主要变化是:对少数字词和部分表述作了调整。例如:了解→知道,“知道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的发展趋势,关注现代化学发展的新成就”;知道→了解,了解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对个别测试内容作了更为清晰的界定。例如:初步学会→学会。“学会过滤、蒸发结晶、蒸馏、萃取等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删除了个别测试内容。例如:删除了“知道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形状、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操作原理,能识别和绘制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能列举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实例”、“认识亚硫酸的不稳定性”。
对部分内容的测试要求进行调整。例如: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由B→C级要求;“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由A→B级要求。
更新了部分“典型题示例”。例如:1、11、12、17、22、24(1)、26均发生更换。其中NA的题目从题例中删除。
■复习建议
必考点:化学用语、物质分类、结构与变化、化学实验、物质的量、离子反应方程式判断及离子共存、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有机化学、计算综合等。
难点:有机化学、元素周期律、无机推断、实验综合等。
选择题的形式基本分主题式和组合式。从2009到2014考题看基本都是主题式,考查重在守恒。从2015、2016年考题以及2017年的题例看有一些变化趋势:例如,同分异构体的考查主题式;第23题由主题式→组合式,计算只是其中一个选项,难度较大。建议平时复习过程中可以选编冲A小练,3个题目,计算综合、氧化还原反应、无机推断、实验计算综合题等难点。
地理
更新“新背景新条件下结合现实问题设计”示例
点评人:南京市第29中学高二地理备课组
主要变化: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测试要求由“了解”改为“说明”,测试的能力要求提高;区域差异的测试要求“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前增加了“结合实例”, 说明复习时加强案例分析,对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提高。典型题示例:更新了十四道选择题,一道判断题,两道综合题,保留的题目均为经典试题,更新的是新背景新条件下结合现实问题设计的试题。
■复习建议
1、根据考纲要求以教材为载体梳理知识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关注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梳理,既要突出重点知识,又要覆盖全面,能力要求要掌握到位。
2、精选练习,加强材料题和图表题的训练,提高读图分析能力、材料分析能力、图文转化与语言表达能力、辨析与选择图文材料中隐含信息的能力。
3、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关注时事,掌握地理学习方法和基本的地理研究方法,学会用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4、训练答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语言表述准确性和科学性,要求学生用地理专业术语回答地理问题,拒绝语言随意性。
5、复习最后阶段要回归教材、回归典型考题,同时要求要做好错题的整理与订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