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大家会有关于“土豪”这样的疑问,一个原因可能是国际学校的学费比较贵,所以大家联想可能“土豪”比较多。不可否认,国际学校的学费远远高于公立学校,但是是否只有“土豪”才上得起,这也值得商议。
以北京举例,凡是四环内有一套房的家庭,按照房价测算,应当都支付得起国际学校的学费,即使四环内没有房,年收入40万以上的家庭也能承担得起国际学校的学费,按照这个标准,仅在北京符合条件的得有百万人口,所以呢,起码在北京,很多家庭都具备上国际学校的支付能力,但还远远达不到大家心目中想象的令人乍舌的“土豪”标准。
那为什么只有不多的家长选择了上国际学校呢?这里涉及很多问题,观念的问题、视野的问题。比如很多人认同公立名校的教育水准、靠孩子的努力或其他途径也可以上名校,还有许多人认为在公立体系高中或大学毕业后再出国念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影响”说
那么,国际学校的学生是否会攀比,自己的孩子是否会受到影响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