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被作为教职工住处的老校舍。 潘琦 摄
同是2005年,在安徽农业大学就读园林专业的陆晓芳从学校毕业,进入了合肥市的一家民办学校担任语文老师。
“我没做过老师,然后也不懂,所以我第一次去试教的时候没成功。”陆晓芳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求职当老师时的情景,“我回去之后又摸索了一下,找了我以前的高中老师指导我,然后又找到校长,他又给了我一个机会。”
陆晓芳说,自己正是在这所民办学校边教边学,打下了教学的基础。“我平时比别的老师要用心,也会去了解孩子们的情况,提高他们的学业。那段时间就半年、一个学期,但对我很有帮助。”
2006年2月,陆晓芳和同事一同离开了这所学校。说起离职的原因,陆晓芳说,是因为理念上的差异——“他们办学可能是为了谋求挣钱,而我们可能纯粹就是为了传播文化知识”。
陆晓芳坦承自己受到师范类科班毕业的同事的影响,这位同事不仅教了她教学方面的东西,也包括教育方面的理念。如今回想起来,陆晓芳笑称跟现在的社会可能有点脱节,“我们太理想化了,很想去做一些很纯粹的教育方面的东西”。
“我就跟我同事说,我们要是能组建一个学校的话,是不是就能实现我们自己的理想了。”陆晓芳说。
范店小学成为了陆晓芳实现自己理想的地方。
2005年并校之后的范店小学并没有逃脱倒闭的命运,从2005年到2006年7月的时间里,曾有一些当地的教育工作者尝试通过合作办学的模式恢复范店小学的正常教学,但均以失败告终。
一位家在范店村的同学将范店小学的情况告诉了陆晓芳。不过,最初陆晓芳的心里却是拒绝的:“去过之后,我觉得这里太偏远了,跟城里没法比。我就想我怎么可能会到这个地方来嘛。”
但拗不过同学的反复邀请,2006年7月,陆晓芳第二次来到范店小学,这一次,学生家长们的话打动了她。
“有的家长就讲,如果大学生到这边来支教的话,我们家孩子上学就有希望了。还有的家长,像一个爷爷都七八十岁了,打包了家里的锅碗瓢盆,准备拖家带口带着孩子去肥东县里租房子陪读。”陆晓芳说,“看到这个情况之后,我就想我可能还真的要过来。因为好像那些家长觉得如果我们不来,他们的孩子就没地方上学了。”
等陆晓芳第三次来到范店小学的时候,陆晓芳见了范店村的领导,“看到我过来之后,他们说,大学生到地方支教,这是一件好事。我听到这话心里很高兴,就决定留下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