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印象:
辞职公务员共性,有一定专长
年轻,有一定的专长。这是钱报记者采访的几位辞职公务员所具有的共性。
“想做专业的事,发挥自己的专长。”这也是很多人在谈到离职原因时提到的。他们的离开极少有盲目性,而是有很明确的目标,甚至对个人的重新开始都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曾是网红的胡冰,在微博上公布离职后,有很多同行找他咨询,寻求要不要辞职的建议。“我现在冷静下来了,都会让对方仔细思考两个问题:出来后想做什么?然后仔细评估一下自己如果从事这个行业有何优势?”
胡冰的观点是,现在各行各业都不容易,没有世外桃源,如果只是为了逃避现状,只是抱怨“怀才不遇”,只是羡慕名车豪宅,这样的离开是对自己和家庭的不负责任。“因为公务员的身份也不是路边捡来的,也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拼出来的。”
除此之外,想获取更好的经济收入也是公务员们做出辞职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务员的待遇还行,但绝对不是丰厚,如果经济上没有太大的要求,做做还是可以的。一些离开的人只是觉得,可以用自己的专长获得很好的回报。”一位离职人员这么评判,而这种说法在受访者中有很高的认可度。
专家观点:
公务员如何流动,应进行规范
据报道,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2015年曾公布一组公务员辞职的数据:2012年59人;2013年34人;2014年103人。同一年,杭州市纪委“杭州廉政网”还做过一个在线调查:八项规定出台后,你曾有过辞职的想法吗?如果有,原因是什么?占比最高的原因是晋升空间狭窄,缺乏上升空间,个人抱负无法施展。基本工资不高,灰色福利减少,不如下海改善一下经济条件,在7个选项中排名第三。
对于公务员离职,浙江大学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研究中心主任胡税根觉得,这是一种正常的流动,社会需要这种流动性,新鲜血液需要补充进来,这样才有活力,而且总的来说,辞职的比例是偏低的。
“总体来看,政府待遇不错,压力轻,社会地位高,总体权力大,这份工作性价比高。”胡税根觉得不能忽视一个现象:很多国家的公务员平均收入都是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但在中国,恰恰相反。“现在很多人的离职还是主动离职,而被动离职很少,这也是不正常的。”
胡税根分析,最近几年,公务员离职的数量有所增加,离职的大多也是有能力,比如专业技能,或者有情怀的。职位晋升是有年龄限制的,到了一定的年龄段,如果上升还不确定,那就会选择离开,“毕竟,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出去后薪酬水平会有提升。”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掌握权力资源和人脉的人离职,到大的公司或者平台做负责人,收入会成几倍的增长。因此,胡税根觉得最关键的是国家要对公务员的流动进行规范:怎么流动,应该流动到哪些岗位,不能利用原本手上掌握的公权力或者资源为自己牟取利益,也就是避免出现利益输送。
(原题为《绍兴一科长写2000字辞职信 那些离职公务员现在怎样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