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小时候,包书皮是一种骄傲
尽管现成的书套越来越多,但说起包书皮,作为爸爸妈妈的80后,应该深有感触,自己读书时代,用旧挂历、旧报纸包书皮时的快乐和苦恼。
“我小时候都是自己用旧报纸包的,当时主要包语文和数学书,学期中间用烂了,再重新包一次。当时根本没有现在的孩子幸福,可以各种书皮挑选,我儿子还瞧不起手工包的书皮,有一次他对我说,妈妈我觉得你包的书皮不好看呢。”办公室里,一名81年出生的教师告诉记者。
“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一点都不会包。只能叫来爸爸帮忙,记得当时爸爸抽着烟,耐着性子帮我包完,我就傻傻地站在一旁看,当时我觉得爸爸好厉害,是个万能的爸爸。包好后,爸爸还会拿笔给我写上学科名、姓名、年级和班级。”这位老师说,“现在想想,包书皮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还承载着许多亲情和回忆。”
“小时候开学领了新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和妈妈坐在一起包书皮,妈妈会手把手教我怎么剪裁,怎么折角。”说话间,办公室里另一位行政岗位上的教师也说了起来,“到了上二年级以后,我记得我都不舍得丢家里的旧挂历和旧报纸,收着等新学期和妈妈一起包新书用,开学后几个同学还会比较谁的书皮纸更漂亮,要是包得好,还是一种骄傲。”
这两位教师当时用的还是旧报纸和旧挂历。92年出生的王老师回忆道,小时候只要一开学,她就会去市场上购置可以用作包书皮的礼品包装纸、窗花纸或墙纸。她说,那时候班级开始流行起礼品包装纸,鲜艳好看。“但我爱买绿色的包装纸,看上去很舒服。”这位老师说。(记者 阮飞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