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调动、远离家庭,教师有顾虑?
——学校人变成系统人,人性化管理,确保教师全情投入
轮岗能否实现初衷,让教师无后顾之忧是关键。
东城区景山学校语文特级教师周群今年轮岗到了前门外国语学校。这是她第5年参与轮岗。“我的特长是教研,这次交流过去的岗位是语文学科组,学区给我的任务是要把这个组的教研带起来。”她说。
受学区派遣轮岗的5年里,周群的人事关系一直在景山学校。与她不同,今年从密云三中轮岗到巨各庄中学的石婷婷,人事关系从原学校迁入了新学校。
轮岗动不动人事?这是关系每个轮岗教师切身利益的事。在市教委新闻发布会上,李奕说,此次北京出台的新政策推动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跟以前的显著区别之一,是参与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不强求调动组织关系、人事关系。
现实中,首批试点区东城和密云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在东城区教委权衡中,从市级示范校景山学校到九年一贯制的前门外国语学校,周群保持市级示范校教师的身份,显然更符合教师的利益。而学区的任务——在新学校带起一个团队,把高效课堂、精细化作业、高质量测试以及高质量的课后学科辅导等带到这所普通校,在原学校教研力量的支持下也更容易完成。
东城区是教育部评定的全国首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区)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不强求轮岗教师迁移人事关系,而是要突破校际干部教师管理使用的壁垒,完善学校间、学区间、区域内的交流轮岗机制,让干部教师完成由‘学校人’向‘学区人’再向‘系统人’的转变,不断扩大优质管理资源与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东城区教委主任高伟说。
相比之下,城乡差异远大于校际差异的密云选择“人事关系跟着岗位走”。密云区教委人事科科长张冠军说:“山区学校有乡村教师岗位补助,人事关系直接影响教师待遇,此外,人事关系是否在校还影响到教师能不能在所在学校评优评职称。”
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专访时,李奕说,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供给模式都是以学校为主体来供给,所以以前教育均衡强调的是学校之间要均衡。本轮基于“双减”背景下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基于新的教育供给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比较北京首批轮岗试点区,位于城区的东城和位于郊区的密云,轮岗干部教师供给主体也不相同。东城区提出,充分发挥教育集团、学区优秀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密云区的做法是由区教委统筹,推进干部教师城乡交流。
石婷婷本次轮岗,一共签了4份人事合同,一份自己留着,两份给双方学校,还有一份在教委人事科备案。“教委会出面协调轮岗周期、岗位和待遇,轮岗期结束教师选择返回原学校也都写在合同里。”张冠军说,“4份人事合同里有一份存在教委人事科,目的就是确保轮岗教师没有后顾之忧。”
此外,密云还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地域广阔。这也对轮岗的人性化管理提出要求。
杨福军说:“教委匹配轮岗岗位并不是单一工作导向,也会考虑轮岗教师家庭的实际情况。”石婷婷只有1岁多的孩子是她轮岗最大的顾虑。今年教委安排她到山区轮岗的同时,把她在山区任教的丈夫交流到了密云城区学校,方便就近照顾孩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