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金资助”向“成长帮扶”转变
过去,海南教育部门对贫困学生的扶助,一直将重点放在资助资金落实情况上,如今,帮扶的重点开始向心理帮扶和成长帮扶转移。
去年9月,一纸乳腺癌的诊断证明,让澄迈县博芳村村民陈风霞的生活陷入了一片黑暗。45岁的她对未来还有太多的企盼,她不知道要如何向两个儿子讲述自己患病的事实。正在读初三的大儿子蔡兴境,看到母亲化疗后脱落的头发,大致猜出了母亲的病情,本来成绩优异的他无心学习,只想回家陪伴母亲。
“真要感谢儿子的班主任杨红老师帮助他走出痛苦。老师对孩子的照顾,远远超出了工作职责。”陈风霞抹着眼泪告诉记者,“得了病之后,邻居、乡亲、同学都来帮助我们,特别是县教育局的王业奖副局长,还有儿子学校的校长、老师,经常买米买油来家访,说话非常暖心。”虽然正在经历着人生的这场劫难,但两个儿子挂在墙上的一排排奖状,无疑给了陈风霞生活的勇气。
正如陈风霞所感受到的那样,教育部门编织的“两张网”,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及其家庭带去了关爱和温暖,扶助学生们成长成才。这“两张网”一张是全覆盖的“服务网”——省教育厅动员了全省万名基层教师,按行政区域分片,包村到户上门服务、入户核查贫困学生,确保不落一户;另一张是全覆盖的“关爱网”——构建了教师和贫困学生“一对一”的关爱体系,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帮助贫困生树立信心、积极向上,顺利完成学业。
“扶贫重在扶志,扶志重在育才。”习近平总书记7年前对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创办的“扶贫巾帼励志班”所作的批示,一直被海南教育系统作为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今年春季学期起,海南全面推广“扶贫巾帼励志班”成功经验,在所有中职学校组建50个以上扶贫励志班。秋季学期,扶贫励志班将继续扩大,计划单列,并实行“优先选择学校和专业、优先安排勤工俭学岗位、优先提供校外实习岗位、优先推荐就业”支持,开展励志教育,提升贫困学生发展的内生动力。
育才,需要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提升农村贫困地区办学质量,2016年,海南投入8.8亿元实施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项目,同时,提高贫困村教师生活待遇,向贫困地区教师每人每月发放300元专项津贴,优先建设贫困地区教师周转房,向农村贫困地区安排特岗计划教师270名。
澄迈县敦茶小学是一所“改薄”村小,如果不是果园里挂满枝头的莲雾提醒我们这里地处农村,只看那200米塑胶跑道围绕的运动场,以及旁边崭新的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谁会想到这是一所村小呢?“去年‘改薄’,学校新建了教师宿舍,有淋浴房和卫生间,条件很不错,虽然镇上给教师建的经济适用房每平方米只要1500元,但我还是先住宿舍吧。”特岗教师宋文静告诉记者。学校条件的改善,留住了村里的孩子,甚至还吸引了一些孩子从城里“回流”,记者看到,一二年级的学生要比三年级多出一倍。
在澄迈福山中学,教师们午休时都会来到学校的“书吧”,看看书,喝喝当地的特产福山咖啡,这是澄迈中小学“幸福工程”的标准配置。看到记者羡慕的表情,学校鲍殿国一语双关地说:“我们老师可是身在‘福中’也知福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