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高校相关人士在私下交流时叫苦说,现在学校要填很多评估和验收的“量化考核表”,每张“量化考核表”上,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都自带相应的分值和项目。有这样的人才,这几分就有;没这样的人才,就是空白。学校不惜重金“买署名”,说到底就是为了“量化考核表”上的“空白项”,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种说法初听似乎有理,细想又觉得不对:相关部门的“量化考核”不合理不科学,相关部门就应该及时修正才对;即使没有及时修正,也不应该成为变相违规操作的理由。
经过较长时间的外延式增长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高校提质保量、提档升级的动力和压力都越来越大。新一轮人才竞争,某种程度上正是高校更加重视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和表现。但是必须明确的是,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责,是承载国家民族希望和未来的“斯文之地”,即使在人才竞争中一时落后、在某些量化考核中面临压力,也不能因此就设想通过违规、造假“弯道超车”,应该坚持按《通知》中所期望的那样,“不求急功近利,不求轰动效应,不求表面之功,注重于打基础、利长远,把握好引才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优先次序”。
原标题:“买署名”涉嫌学术不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