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学学生来村里支教
另一方面,和修缮工程一样,林炉生认为挖掘本土资源才能让项目可持续。“农村人有一些技能,比如做木工、做手工、种果树……也许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书院的理念不以学历为评价标准,有才、有德、有技能的人就可以开课。”此外,他还计划引入线上学习课程,让村里的孩子有机会享受到网络时代的便利。
“目前村里只有一二十个小朋友,孩子们大都跟着父母,被送到县城里的幼儿园、小学里去了。但村里的孩子到了县城,往往只能去比较差的学校。不少家长说,如果书院能办起来,他们愿意把孩子从县城里送回来。”林炉生说。
乡村
对于乡村教育,林炉生有自己的观察。“目前中国有六千万留守儿童,他们面临的是和我们村孩子一样的问题。‘撤点并校’以后一些农村的教育被掏空,没有了文化教育的载体,整个社会氛围又比较浮躁,农村文化生活非常贫乏。在我们老家,一个村子有超过10间麻将馆,妇女老人带着孩子打麻将,赌博抽佣甚至成了维系生计的一种方式。”
林炉生希望土楼的修缮和改造能摸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改变更多村庄的面貌。
“隔壁平和县就是著名翻译家林语堂的故乡,那里的几座土楼破败程度比陶淑楼更严重。”据林炉生介绍,平和县也有过修缮土楼的想法,但在筹款和建筑方面都没有经验,“好厝边”在的下一站可能就选在平和县,并且已经派出村里的青年骨干去交流。
林语堂的故乡漳州市平和县,图中标语背景即为土楼照片。
“土楼名气大,有吸引力,适合作为一个起点,以后希望能扩展到更多乡村古厝,从古民居的保护入手,带动乡村的文化教育和环境保护。福建在这方面资源很丰富,比如福州地区的永泰县、闽清县,都有不少古厝。只要我们的模式成本低,能整合村庄内外的资源,可持续性就有保障。”
陶淑楼的一期修缮工程花费10万元,林炉生通过支付宝及公益机构“雷励中国”筹到了大部分资金,他坦言如果没有外部力量的推动,很难一下子调动村民参与,因此合作团队的力量至关重要。“好厝边”计划启动以后,林炉生又申请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攻读公益管理硕士——这是一个全新的专业,他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与更多企业、机构建立联系,将陶淑楼的模式推广到更多村庄。
谈起乡村建设与公益创业,林炉生觉得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缺少管理人才。“我负责资源整合与筹款,村里的骨干可以做一些具体的工作,但我和他们之间还需要一些综合能力比较强的人来衔接。如果要聘请职业经理人,一年需支付十到二十万的工资,我们还没有相应的资金和人选。”
但他仍对未来感到乐观。“中国的非盈利机构目前还处在发芽阶段,成长很快。我也相信,离开北京、回到福建的二三线城市,会有更多机会成为行业的引领者。何况现在交通发达、网络通畅,我想完全可以返回乡村,去探索新的生活。”林炉生说。
修缮土楼、整治环境以后,孩子们跳进土楼前的池塘洗澡。林炉生说,这场景就和他小时候一模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