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微博)面试热点预测之九:社会救助,为何屡屡慢人一步
ü [热点概述]:
近日,有关河南濮阳清丰县车子营村小男孩洪波的组图引起网友关注。7岁的小洪波和猪一起待在泔水车上,身上与车厢内满是污泥。当地志愿者探访小洪波一家后发现,男孩家境贫寒,父亲靠养猪、蹬三轮养家;母亲疑有精神障碍,非打即骂,导致孩子身上满是伤疤;孩子一年四季都蜷睡在院子角落里,至今不会说话。7月6日下午,清丰县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相关工作人员正在商讨救助办法,将尽快采取措施。如果不是网友和媒体的合力挖掘,7岁男童小洪波可能仍在过着相当悲惨的生活。让人不禁发问,社会救助,为何屡屡慢人一步?
ü [模拟题]:
近日,一则河南小男孩与泔水车待在一起的图片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如果不是网友和媒体的合力挖掘,7岁男童至今可能仍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在报道之后,当地的救助才开始介入,对于这种社会救助屡屡慢人一步的现象,你怎么看?
ü [参考要点]:
这种慢半拍的现象不禁令人质疑我国现行的社会救助制度。如果放任类似洪波一样的悲剧继续上演,会让更多的孩子受到终生的伤害,会让这个社会上又多了不完整也不幸福的家庭,更会影响未来社会的正常发展。
其实,造成这种“慢半拍”的原因,除了某些地方民政部门的工作不够积极主动或确有疏漏之外,更缘于当前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存在的“断档”,即待救助者的信息上达渠道受阻,当然,小洪波的事件也暴露出当地群众法治观念的欠缺,周围人要么事不关己,要么只能同情怜悯,种种不作为、不能为都会延长小洪波的凄惨。
因此,兜住民生底线,发挥社会救助,我们有必要多管齐下,共同努力:
首先,民政部门需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尤其是完善基层待救助信息的收集工作。同时,要转变观念,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大力做好社会救助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主动发现问题,及时了解并掌握待救助人员的信息,并能够给予救助。
其次,多方联动,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发挥多方社会力量的合力,创造起一个良好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
此外,也要深入基层,加强对于农村地区法治观念的建设。我们有必要加大宣传,让阴暗的角落越来越少,才能让阳光照射到绝大多数孩子。
国考面试热点:对“贾玲恶搞花木兰被要道歉”事件的思考
ü [热点概述]:
2015年6月27日,贾玲出演的喜剧《木兰从军》播出,其“嘴啃烧鸡”的形象,遭致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刊发公开信,认为贾玲和节目组恶搞花木兰,称其伤害了“国人尤其是木兰故里人民的感情”,要求他们公开道歉。后来又引发两地关于木兰故里的纷争。7月14日,武汉黄陂区也通过人民网(微博)发声,请贾玲回黄陂木兰文化旅游区看看,以便对木兰有更准确的解读。对此一直沉默的贾玲昨晚终于发文致歉,表示自己的作品“不合时宜、有违公众审美习惯”,涉事节目《欢乐喜剧人》也同时宣布停播一周。
无独有偶,前几天上映的电影《道士下山》,因涉及对道士这一角色的刻画,也被道教协会要求道歉。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日前,对于贾玲恶搞花木兰的事情也是持续发酵。7月18日18时,贾玲发表名为《辜负大家,对不起!》的长微博致歉,表示“花木兰是受人尊敬的巾帼英雄,显然拿她来演绎成一个喜剧作品是不合时宜的,也是有违公众审美习惯的。艺术无涯,传统有界!”
ü [模拟题]:
近日,贾玲饰演的小品《木兰从军》在媒体上播出,因涉嫌改编木兰形象,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刊发公开信,认为贾玲和节目组恶搞花木兰,称其伤害了“国人尤其是木兰故里人民的感情”,要求他们公开道歉。对此有人说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歪曲,支持贾玲道歉,也有人认为这只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反对贾玲道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ü [参考要点]:
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近年来越来越被重视。好的文化能够促进道德的进步,对公众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对于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事被恶搞成小品。有人说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歪曲,被这样恶搞之后,不利于积极价值观念的传播,也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不良的影响。也有人说这只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本身可以让人放松、身心愉悦,这本身也只是一种表达方式,对此也应该用一种开放的眼光看待,不必太过于上纲上线。诚然,两者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小品出现这样的争议不能从一方面看起,更应该看到其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电视节目繁多,媒体竞争加剧。当今娱乐节目的底线也在不断打破人们的底线,文化的娱乐化、低俗化在迎合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二,演员在创作中不重视文化本身的内涵。有的演员一味迎合观众的口味,在创作中没有考虑到扭曲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
第三,监管部门不作为。相关文艺作品缺少严格的准入制度和标准,监管部门在审查时可能出现问题。
第四,观众文化素养不高。在观看节目时一味强调娱乐性,而忽略了其中的文化价值。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各方面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第一,媒体应该良性竞争。相关的从业人员应该加强自律,出现相关问题应该及时追究当事方的责任。
第二,演员创作要有一定的标准和底线,用自己的作品传承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能够娱乐观众更能够传承中华文化。
第三,应该加强监管,相关部门要有严格的文艺作品准入制度和监管制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反映解决问题。
第四,通过宣传提高观众的文化素养。借助媒体的力量宣传正确的道德观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