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栋新校舍拔地而起、一排排保障性住房鳞次栉比、一条条水泥砖石路直通农家,一汪汪甘甜深井水饱灌良田……如今,厦门城乡百姓的“福气”正接踵而至。
一座城市“幸福感”提升,改善民生的力度是关键。记者昨日从市财政局了解到,刚刚过去的2014年,我市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完善机制与加大投入相结合,集中财力优先保障民生投入,紧紧围绕实现百姓“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增加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全市涉及民生方面的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七成。
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当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美丽厦门建设的脚步越来越铿锵有力时,民生,这个推动社会发展,见证百姓幸福的车轮也没落下,而是在经济的拉动下,不断向前,铺展出厦门人更加幸福的生活轨迹。
市财政“以奖代补”推动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图为同安军营村整洁的村貌。( 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市财政加大对乡村建设的投入。图为经过改造的海沧东孚镇西山村。( 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1加大交通投入
缓解出行难
“交通先行”是“美丽厦门战略”的重要内容。2014年,对于厦门百姓来说,最受关注的民生项目就是地铁的开建。依据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近期建设规划及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至2020年将建成轨道交通四条线路,总长147.23公里,静态投资约995亿元。目前,地铁1号线、2号线均已经开建。
为解决地铁、新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缓解“新常态”下日益加剧的财政收支矛盾,市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改革创新,综合运用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地方政府债券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245亿元,切实保障美丽厦门建设资金的需求。昨日我市与三家金融机构签署了厦门城市发展基金合作备忘录,未来将设立三只城市发展基金,每只规模100亿元,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于我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来自市财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交通运输投入方面,去年我市共投了88.9亿元,重点保障轨道1号线、2号线和翔安新机场建设,开建“两环八射”城市快速路网,实施莲岳隧道等交通改善工程,海翔大道、国道324复线等一批岛外主干路网基本建成。改扩建火车站主站房及南北广场,推进北站动车运用所等项目。落实公交票价优惠及特殊群体乘车补贴、BRT亏损补贴等,购置、更新一批公交车,建成一批停车场、人行天桥及公共自行车系统,缓解百姓出行难。
2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家园
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厦门方面,2014年,市财政部门重点保障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经费,支持改善市政排水设施、加强污水处理,实施立体绿化,推进美丽乡村、美丽社区建设。推动节能减排,继续加大公交投入力度,出台鼓励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政策。
我市财政部门还重点推动我市林地生态红线划定、封山育林、林分改造等工作。全市完成各区林地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明确各区林地生态红线面积达68441公顷。市财政投入经费近6000万元确保全市生态公益林完成封山育林任务10000公顷。同时,从2014年起,厦门市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每亩提高7元,补偿标准高于全省。
财政部门还积极推动垃圾收、运、处理全程分类。据统计,2011年至今,市财政先后投入数亿资金进行垃圾分类系统的配套设施建设。市财政每年安排约8500万元资金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推进垃圾末端处理,其中,分拣处理垃圾给予每吨125元补助,焚烧垃圾给予每吨118元补助。此外,市财政还安排1034万元统一采购13台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分别在10个餐厨垃圾较集中的学校、宾馆等进行就地处理餐厨垃圾。
3提升文教体卫配套水平
去年,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很大一部分用在了解决“入园贵”、“入学难”、“就医难”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上。
在教育助学方面,去年,市财政从公共财政预算投入教育资金23.6亿元。此外,从地方教育附加投入4.1亿元,从土地出让收益计提教育资金2.1亿元,用于农村和城市中小学的校舍新建和改扩建、学校设施设备购置等。市财政还实行分级补助制度,从2014年秋季起,对积极招收经教育部门统筹安排的符合条件随迁子女,且按规定免除学生的学杂费、课本费、簿籍费等费用的民办学校,按一级、二级、三级和合格等四个等级分别给予办学经费补助。此外,去年财政还继续实施了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对城乡低保家庭幼儿、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给予减免保育教育费。
在医疗卫生方面,投入5.9亿元用于市属公立医院购置大型设备和医学中心、重点专科建设,并加大投入,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全年共投入1.9亿元,用于岛内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经费、设备购置等支出。
在文化体育方面,去年我市加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财政投入3200万元,支持图书馆、少儿图书馆购置传统图书及数字图书,受益群众超680万人次。投入500万元,支持开展曲艺、音乐、戏曲、小品比赛及各类惠民文艺演出。
4保障弱势群体
促进安居乐业
对弱势群体的关心程度是考核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2014年,市财政部门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原则,调整城乡低保标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补助标准,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
厦门城市(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比上一年提高75元和80元。调整后,我市城市(城镇)低保标准为:1人户提高至525元/人·月、2人户提高至500元/人·月、3人户及以上提高至475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450元/人·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投入1.7亿元加大扶残助残力度,主要用于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重度残疾人居家护理补助、残疾人就业保障项目经费补助、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补贴、残疾人购买团体意外伤害险保费补贴、自主创业残疾人发放创业补贴和经营性补贴等。落实特困群体发放住房专项补助政策,对我市低保、残疾、计划生育特殊困难以及重点优抚对象新(翻)建和修缮住房给予补助。
与此同时,市财政局还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厦门市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实施办法(修订)》,为城乡低保、重点优抚和农村五保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会同市民政局修订《厦门市民政救济精神病人救治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将民政救济对象精神病人住院医疗费标准由每人每月95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500元,切实减轻患者家属负担。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保障弱势群体幸福之源。在“民生财政”的实施中,我市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创业。一方面对企业招收应届高校、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及本市农村劳动力给予社保补贴,提高弱势就业人员就业待遇,同时调动企业招工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大中专毕业生给予见习补贴及保险费,按本市当年度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50%予以生活补助及保险费用补助,丰富大学生工作经验,尽快实现正式就业。据统计,去年全年,市财政共投入就业保障资金4.9亿元(含中央补助),新增就业18万人,稳定了全市的就业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2024海沧半马开跑 女子冠军创境内女子半程2024-12-02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