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材料产业的代表性企业,瀚天公司自成立以来屡创佳话,成为业界“明星”,图为瀚天厂区照片。(资料图)
心血管病医院院长王焱教授率队实时演示高难度手术。(资料图)
全国首家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在去年5月落户厦门,这个荣誉不简单,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基地的目标及定位是打造“国家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示范性功能载体”。厦门将发挥政策、产业、科技以及区位优势,将基地建设成为高层次人才聚集、影响带动全国高层次人才投身创新创业热潮的示范基地。
近年来,厦门市科技系统始终坚持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通过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实施科技项目,用硬政策吸引人才、用软环境留住人才,为人才引进营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和创业环境。去年出台的“科技创新二十五条”,在人才方面创新举措,极大调动了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
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产学研结合等多种形式,我市建设了一批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一批企业研究院,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设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引进和培育了大批人才,收获颇丰,人才驱动创新发展初见成效。
案例1
加大扶持 人才资源总量质量双增长
近年来,我市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扶持政策,对留学人员创业、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型小微企业引进硕博士、市级众创空间等给予补贴,不断优化城市软硬件环境
如何进一步加大引进人才力度,盘活人才供给?加强政策创新筑巢引凤是我市人才战略的首要抓手。
作为全省唯一拥有心血管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医院,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心血管病医院”)的创新人才辈出。医院在政府政策及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人才沃土,学术地位不断提升、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数字最能凸显:近5年来,市科技局不断加大对惠民平台项目的扶持力度,给予心血管病医院科技项目资助24项,经费总额2082万元。其中,总投入3500万元的重大科技平台项目“冠心病急症的远程诊断和区域协同救治平台”,市科技局先后给予1000万元资助和800万元滚动扶持。
心血管病医院院长王焱是我国知名的心血管专业学术带头人和领军人物,相继获得“中国医师奖”、厦门市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等殊荣。有了政策扶持,医院在王焱的带领下,组建了创新团队,集聚高层次医学人才,不断联合攻关及技术创新。如今,“冠心病急症的远程诊断和区域协同救治平台”已成为一项科技惠民典范工程。王焱带领的创新团队还成功开展亚太地区首例“微创心室折叠减容术”,以及“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等多项临床新技术、新方法,填补省市乃至全国、全亚洲的技术空白。
人才资源总量质量“双增长”的背后,是我市招才引智的机制创新——近年来,我市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扶持政策,对留学人员创业、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型小微企业引进硕博士、市级众创空间等给予补贴,不断优化城市软硬件环境,让越来越多的人才愿意投身其中。
心血管病医院也是厦门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站单位,“院士专家工作站对医院的发展尤其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水平提升等方面帮助不小。”王焱表示,建立在以一线科技人员为主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医院的科技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案例2
贴心服务扶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在不断完善人才政策的同时,市科技局注重优化人才服务,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不仅是企业的创新创业“助理”、还是金融“天使”、甚至生活“保姆”。
美国罗格斯大学终身教授赵建辉博士作为厦门市政府引进的厦门市“双百计划”、球探体育比分:“百人计划”、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011年回国在厦门创办了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主营碳化硅外延晶片。作为新材料产业的代表性企业,瀚天公司自成立以来屡创佳话,成为业界“明星”。
在赵建辉的带领下,瀚天公司于2012年正式宣布开始接受商业化碳化硅外延晶片订单,成为中国第一家提供产业化3英寸和4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生产商,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4年,瀚天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国际上第4家提供商业化6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的生产商,在国际业界引起反响。
这些都与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密不可分。近年来,赵建辉的公司获得留学人员专项资助资金、留学人员创业扶持资金、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金等扶持资金超千万元。去年,公司获市科技局批准组建厦门市重点实验室。不久前,该公司2期碳化硅外延生产线建设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第三批专项建设基金支持。
“人才不仅要引得来,还要留得住。”市科技局深谙此理,在不断完善人才政策的同时,注重优化人才服务,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不仅是企业的创新创业“助理”、还是金融“天使”、甚至生活“保姆”。
跟踪项目团队,提供政策咨询、融资服务,帮助人才搭建团队、转化成果、对接市场;做好政策兑现工作,及时拨付各项扶持资金……正是通过对人才项目的持续扶持和一点一滴的暖心服务,市科技局帮助更多的企业从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再逐步发展成为龙头企业。正如市科技局沈灿煌局长所说:我们在扶持大企业的同时,也要重视和挖掘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帮助更多的本土企业创新创业,直至成为龙头企业,他们对厦门更有感情,更愿意长久地留下来服务厦门经济发展。
【亮彩数字】
形成创新创业
人才梯队
去年
我市新增13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和创业人才、10人2团队入选国家创新创业人才推进计划,市“双百计划”新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51位。
目前
全市已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91人、国家创新创业人才推进计划31人6团队、省“百人计划”人才209人和团队、市“双百计划”人才790人,已有各类创业导师1191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突破80万人,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创新创业人才梯队。
【书记谈人才】
做好人才工作
推动转型发展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 沈灿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发挥人才对科技进步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而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这是市科技局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近年来,市科技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探索营造适宜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在推动创新发展,促进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出台科技人才政策
以良好的创业生态吸引人才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前提。近年来,市科技局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对留学人员创业、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科技型小微企业引进硕博士、市级众创空间等进行补贴。2016年推动出台“科技创新二十五条”,立足先行先试提出了科技资助资金中劳务费、绩效支出不设比例限制、科研人员职称评定试行“以聘代评”、实施人才编制机动管理等一批突破现行体制机制的措施。
支持平台和产业发展
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习近平同志说“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人才引进来了,必须有好的创新平台,拓展事业的舞台,让科技人才能够集聚起来发挥智力优势。近年来,市科技局结合《厦门市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人才创新创业暂行办法》,围绕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软件与信息、光电等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针对创新创业链条短板,积极策划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发挥高企引领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推动重点产业快速发展。2016年,全市各类科研机构超过500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81各,市级众创空间165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千家。
“人才聚,则事业兴。”2016年全市光电产业产值超过1200亿元,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年主营收入568亿元,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新材料、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迅速,高企以户数占比0.29%的比例贡献了全市所得税收入的8.68%,实现了“产业集聚人才、人才推动产业”的双向融合发展。
加快科技金融发展
扶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市科技局针对人才创新创业过程中最容易遇到也是最难解决的“资金”问题,研究出台了《科技与金融结合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暂行办法》,通过构建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大对人才创新创业扶持力度。一是推动设立科技支行和科技担保公司,已累计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科技担保贷款26.4亿元;试点科技保险,降低研发风险,对科技人才创办企业的科技保险费用支出给予40%至60%的补贴。二是设立风险补偿资金,促进了银行对科技人才的信贷支持力度。三是率先设立政策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金,为科技人才的优秀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股权融资,目前基金到位规模1.5亿元,已对36家科技初创企业投资12260万元。四是拓展融资渠道,建立科技项目与金融资本常态化对接平台,促进科技人才的创业项目落地转化。已有24个项目完成融资3.32亿元。经过几年的努力,厦门市于2016年入选国家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
加强人才服务工作
发挥人才示范带动效应
人才不仅要引得来,还要留得住,才能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磁吸和示范效应。市科技局在留才方面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做好服务工作。跟踪项目团队,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动为其提供政策咨询、融资服务,帮助人才搭建团队、转化成果、对接市场。二是做好政策兑现工作,及时拨付各项扶持资金,为人才创新创业解决实际问题。近3年来,共拨付定额扶持资金1.67亿元。三是做好科技人才评审和奖励工作,从精神和物质层面对科技人才进行肯定。截至2016年底,市科技局已推荐150多人/团队入选国家和省级各类人才;配合市委组织部评选出9批共787名双百创业人才。2011年至今,共有12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90人/项目获省级奖项,363人/项目获市级奖项。
2017年,市科技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全市人才工作目标要求,全面落实《厦门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和“科技创新二十五条”,为科技人才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为经济转型升级带来强劲的科技推动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深读 | 寻找城中村改造的“最优解”2025-01-06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