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回奔跑一天,车厢只打扫一次,这是51路司机莫玮斌不敢想象的,“乘客功劳很大,应该给他们的素质点赞。”直到昨日,51路“无饮食车厢”的纪录还持续更新着。
自4月23日51路公交推广“无饮食车厢”以来,晨报率先进行了报道跟踪。至今,“无饮食车厢”实行已有半个月,这段时日来,车厢是否依然整洁?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昨日,晨报记者对51路、快3线路进行了回访。
51路公交车上很干净。
记者观察:
上车前,乘客收起零食
昨日中午1点左右,记者在轮渡公交场站坐上了一辆51路公交车,这辆公交车车身十分醒目,喷绘有“文明小白鹭”和公交“安安”的公益广告。记者看到,投币箱前同样喷绘了 “本车厢为无饮食车厢,请将您的垃圾随手带离车厢”字样。
等候中,十几名游客排队上车,一名男性乘客拿着仙草蜜正准备上车,被司机师傅拦了下来。“您好,我们是无饮食车厢,车上不能吃东西,您能否吃完再上车?”后面的乘客见状,也收起了零食。
车子启动后,记者看到,LED显示屏滚动无饮食车厢信息,语音播报也同样做了提醒。 15分钟左右,车子抵达终点站邮轮中心码头站,车厢内没有遗留一张纸。司机莫玮斌告诉记者,51路一天几乎只打扫一次,与之前一天打扫六七次比起来,实在好太多了。
随后,记者又前往第一码头枢纽站乘坐快3线,记者看到,除了垃圾桶周围有少量的纸团外,车厢内很干净。司机小吴告诉记者,相比于以前,快3线垃圾已经少了很多。
游客心声:
感触深,厦门人很文明
“车厢内不能吃东西?还有这规定?”来自安徽的游客小吴被司机制止后,十分疑惑。司机黄师傅指着驾驶室后背板,说:“您看,我们不是画着吗?”
小吴告诉记者,他游玩了许多城市,头一次在公交车上吃东西被人制止了,他感到不好意思。“这几天坐公交感触最深的就是厦门人很文明,特别是让座的好习惯让我印象深刻。”
薛女士是少有的乘坐51路上下班的市民。亲眼目睹了车厢的变化后,薛女士竖起了大拇指,说:“你们真应该把前后变化拍下来,变化太大了。”当记者问道车厢内没有垃圾桶是否会不方便时,薛女士说,51路车本来就站点少、路程短,垃圾完全可以带下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门港首次出运超重型储能集装箱2025-02-24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