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厝垵艺术集中营里,一个车间旁赫然停放着一个大家伙,长达6.31米的直升机。带上耳麦,手握操纵杆,主旋翼和尾翼转动起来,俨然就要飞起来了。
其实这是一架1:1的直升机模型,这样子的两人座轻型民用直升机模型为国内首架。三名80后,凭着对飞机、飞行的热爱,自主设计研发、开模、安装、喷漆……花费30万元,历时10个月,终于在近日完成了第一架直升机模型。如今,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进行着第二架升级改良版的直升机模型制作,本月底即可完成。
左起分别是王聖、陈伟明、郭海山
厦门网-厦门晚报讯
志同道合
网上相识组队造直升机模型
这个团队的负责人陈伟明曾就读于厦门大学飞机维修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汽车行业工作,后来又参与了厦门直升机旅游行业的开发。他发现,直升机的市场很大,但直升机文创行业却是个空白,他便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随后,他在网上认识了志同道合的郭海山,便把他拉入伙,承担主要的施工任务。郭海山也是从
小怀揣“飞行梦”,而且是个“跨界人才”:他大学学的是中医,毕业后从事中医工作两年后,到了一家手机公司学习三维设计,又赴台湾学习复合材料制作工艺,再到江苏学习飞机的组装和动力三角翼飞行。去年3月,郭海山来到厦门,把10多平方米的车间当成了家,不仅工作,吃住都在这里。而另一个朋友王聖擅长机械,也时常来帮忙。
郭海山说,他们就是凭着一股热情在做事,不考虑投入产出,更愿意把这架直升机看作是一个作品的创作。
攻坚克难
即使成功率仅一成也不气馁
陈伟明和郭海山两人都是科班出身,因此如何打造飞机,他们心中有谱,花了约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整机的三维机械设计,之后在制作中不断调整修改。
除了网上淘来的部分材料,其余的模具都是他们自己设计制作的,诸多问题等着他们去解决。陈伟明说,能用现代机械完成的工艺并不难,难的是很多模具需要手工完成,很花时间,而且很多材料成本很高,不得不寻找代替品。
陈伟明说,最难的应该是直升机座舱玻璃的制作。一大片亚克力玻璃得运到朋友的工厂,用大烤箱把玻璃烤软了,再放在模具上手工压制而成。但是烤也很讲究,温度过高玻璃会出现一个个白色小泡泡,压得太用力容易把玻璃压坏,一开始,成品率只有一成,一片玻璃坏了,几百元就没了。“但是我们有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毅力,有难度才有技术门槛,能攻克就说明我们提升了,所以一点也不会气馁。”陈伟明说。
趣事多多
尾翼是用厨房大排气扇改造的
郭海山说,做这架飞机背后的困难、趣事都不少。
飞机的主操纵杆用的是游戏手柄,副驾驶的操纵杆用的是玻璃擦的把手;没有真的仪表盘,他们就用iPad mini装上飞行软件,看起来比较逼真;飞机的尾翼用的是厨房大排气扇改造的,保留了电机的部分,将原有的叶片拆下来,装上他们自己设计制作的叶片;看到超市的货梯很适合用于施工,就拍照片回来自己做;因为飞机的座舱只有1.24米宽,正常的车座椅放不进去,他们发现老年电动车的座椅大小正合适,不过需要重新包皮……他们自嘲,这架飞机还挺“奇葩”的。
在制作起落架时需要弯管,他们特意前往台交会寻找数控弯管机,但是价格很高,还做不出他们需要的规格大小。他们只好找手工弯管,但是效果也不大理想。没想到,最后他们通过网络,找到了漳州角美一家工厂,根据他们提供的设计图制作出弯管,反而效果更好。
再接再厉
2.0版将实现动态飞行模拟
2月8日,他们设计制作的第一代直升机模型正式完工。他们特意给飞机绑上了一条喜庆的大红布。过几天,这架直升机就将送到香草园,开始它的使命——让游客、市民拍照或者拍婚纱照。
鉴于第一代直升机模型还有些不足之处,他们马不停蹄地进行第二代飞机模型的制造中,进行改良升级。比如,第一代直升机模型的主旋转翼的叶片因为没能找到采购商,只能用钢管加铝片制作完成。如今他们找到了采购商,就能用上真的主旋转翼;第一代座舱玻璃下方因为玻璃太大造成的一些褶皱,也将在二代模型中得到解决。
目前,陈伟明还和厦门一家软件公司合作,开发模拟飞行软件,未来,他们制作的飞机模型将装上动态飞行模拟器,让市民能够体验一把模拟飞行的乐趣。
其实陈伟明还有更远大的梦想,他希望通过模型的实践,未来能够实现真正直升机的“厦门制造”。(文/记者 戴懿 图/陈伟明 提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海沧已建成27个口袋公园2024-12-16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