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投注官网

图片
注册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市为全国垃圾分类精细治理提供实践样本

来源:厦门日报 2025-10-24 11:25 /

  湖里区殿前街道马垅社利用拐角地势打造弧形厢房,因地制宜建成垃圾分类屋。(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近日,我市今年计划新改建的50座垃圾分类屋(亭)已全部完工。近年来,厦门以“为民办实事”为导向,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屋(亭)新改建工作,从基础设施的完善到智能系统的升级,从宣传科普的引导到居民智慧的赋能,再到长效制度的管理和保障,厦门通过硬件提质、居民参与、制度监管三维发力,持续破解垃圾分类难题,让垃圾分类屋从功能场所蜕变为彰显城市文明的“绿色窗口”,为全国垃圾分类精细治理提供实践样本。

  硬件提质

  兼具功能性与辨识度

  智能设施让投放体验升级

  贴合区域实际、满足居民需求,始终是厦门垃圾分类屋改造的核心。近年来,我市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硬件提质升级,实现了基础功能完善与智能技术赋能。

  湖里区殿前街道马垅社作为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示范村,通过“四打通”项目梳理出 6000余平方米的闲置空间,根据“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原则,已建成12座垃圾分类屋。其中,2号点利用拐角地势打造弧形厢房,将分类桶嵌入其中,告别了露天占道的无序;4号点则呼应相邻红砖瓦房的色调,采用砖红色中式设计,让垃圾分类屋融入街边景致……每座垃圾分类屋均划分投放区、存桶区、清洗区和工具存放区,配备除臭杀菌设施与高效灭蚊灯,减少异味与蚊蝇问题,不仅投放环境显著改善,城中村居住环境也从脏乱无序变得更加整洁、舒适,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

  在海沧区嵩屿街道贞庵村,垃圾分类屋则兼具功能性与辨识度。村庄主入口处,一座蓝绿相间的“卡通垃圾分类屋”格外引人注目,“蓝爸爸”“绿姐姐”“红宝宝”“黄妈妈”四组卡通IP形象分别对应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既清晰指引分类,又成为村庄环保宣传地标。居民李大姐笑着说,卡通形象让分类指引更易记忆,村里孩子们尤其感兴趣,“先认‘角色’再认垃圾,记得可快了!”

  随着改造推进,智能技术进一步升级垃圾分类屋体验。翔安区今年新建设了30座智能垃圾分类屋,不仅配色清新、与周边绿化楼房相融,更搭载挥手感应投放口、负压臭氧除臭系统与24小时公共视频——居民无需接触即可投放,设备实时净化空气,监管系统则能及时发现混投、满溢问题,分类准确率与环境舒适度同步提升。

  全民参与

  多维做好宣传引导分类

  创新发明破解投放痛点

  居民参与,是厦门垃圾分类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创新宣传与民智赋能,厦门市民开展垃圾分类,已经从“被动要求”逐步转变为“主动行动”。

  从夏日的冰棍,到冬日的暖宝宝,这些生活垃圾该怎么扔?在海沧海虹社区绿苑小区垃圾屋,这些与四季生活紧密相关的垃圾分类知识,通过趣味漫画的形式呈现,居民投放垃圾时抬头便能学习,上线以来收获一致好评。湖里区围里社则为垃圾分类投放点安装了“云广播”,以闽南话和普通话双语循环提醒:“请按分类投放垃圾,谢谢您的配合。”当发现居民乱丢或未按要求投放时,还会触发个性化提示,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居民掌握分类方法。此外,围里社还搭建了监督微信群,居民化身“社区监督员”,发现垃圾死角后随手拍照发群,社区网格员通常10分钟内就能响应处置。

  居民的自主创新更成为垃圾屋优化的“活水”。在思明区海燕新村,62岁的退休工程师陈维民作为小区自治小组成员,自学3D建模技术,从垃圾投放易撒漏与垃圾桶归位难的痛点出发,为小区垃圾投放点设计加装了不锈钢导向槽,确保垃圾精准入桶、不落地。同时他还设计了定位导轨,保洁员按方向推进垃圾桶即可快速归位,大幅降低工作强度,此发明还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改造后,小区垃圾投放点告别散落垃圾与异味。“最重要的是,垃圾分类投放点变得更干净卫生整洁了。”海燕新村居民黄女士笑着说,投放环境变好了,大家更有耐心、更有动力做好垃圾分类,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制度监管

  健全管理标准

  长效监督落地

  垃圾分类屋改造建得好,还要管得久,厦门从制度建设与协同监管入手,构建起长效保障机制。以打造垃圾分类典范生活区为起点,同安区祥和街道历经三年将露天垃圾桶逐步改建升级为密闭式环保垃圾分类屋,同时建立了保洁、网格、项目负责人三级督导机制,配备高效除臭设备及洗手池、照明灯等人性化设施,定时开展清洁、管养与维修,让管理有章可循、责任到人。

  针对垃圾投放点位设置易引发的“邻避效应”,厦门因地制宜,发展出多种意见征集与资金筹备机制。物业与业委会通过内部征求意见、投票选址等方式收集居民建议,减少建设阻力;资金方面,不少小区推动落地物业出资、业委会支持及街道“以奖代补”等模式,减轻单一主体压力,确保改造项目顺利落地。全市层面更通过《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导则(第一次修订版)》,明确新建垃圾分类屋须配备通风、消毒等设施,从标准层面保障设施质量与使用体验。

  截至2025年,厦门建成区已设集中投放点约5000个,其中约建成2600余座垃圾分类屋(亭)。市环卫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继续以制度为基、以监管为要,让“高颜值、多功能、智能化”的垃圾分类屋持续改善民生,助力城市文明升级。

  (厦门日报记者 柯笛)

原标题:我市为全国垃圾分类精细治理提供实践样本
责任编辑:方迪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篮球比分直播: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落单的白喉斑秧鸡获救助 该物种首次在厦留
  • 厦门市为全国垃圾分类精细治理提供实践样本
  • 亚洲最大管风琴明晚琴岛奏响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擘画中国白国际化新蓝图 第六届德化陶瓷博览会启幕(视频)
    擘画中国白国际化新蓝图 第六届德化陶瓷博览会启幕(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篮球比分直播:
    世遗篮球比分直播: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篮球比分直播:
    何以中国·向海篮球比分直播: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张毅恭调研推动新材料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相关法 学习快评|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创造新奇迹 学习快评丨锚定宏伟目标接续奋斗 乘势而上,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 第一观察|关键时期的关键部署 国家级非遗“智化寺京音乐”源自哪个朝代 中宣部组织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