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鹭岛厦门,活跃着一支特殊的“生力军”。他们虽已华发丛生,却精神矍铄;他们虽已离开工作岗位,却依然心怀热忱。他们,就是厦门市的老干部党员志愿者们。
9月16日,在全市老干部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培训班上,市委老干部局相关负责人为新成立的厦门银发法律志愿服务队等11支志愿服务队授旗。此次培训班通过经验总结、专题授课、现场教学等,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质效。
今年以来,在市委老干部局的精心组织与推动下,全市192支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800余场,服务近6万人次,“鹭岛银领”品牌愈加闪亮。广大老同志聚焦中心大局,在理论宣讲、专业服务和基层治理三大领域精准发力,为厦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的“银发动能”。
深耕“宣讲台”
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
在思明区莲翔社区、翔安区新兴社区里,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精彩解读,让群众听得津津有味。这是“鹭岛银领”宣讲团开展“银辉讲坛”的生动一幕。
近年来,市委老干部局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组建了由120余名离退休干部组成的理论宣讲队伍,今年以来深入基层宣讲近600场,覆盖群众超3万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好,我们老同志责无旁贷。”“鹭岛银领”宣讲团团长林朝晖表示。
集中备课互学,打磨精品课程。如何让宣讲更加贴近百姓、生动可感、通俗易懂?市委老干部局打造“集中备课+分众宣讲”的特色模式,以厦门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作为教材,围绕科技创新、法治建设、生态文明等领域,通过技能辅导、点题试讲、专家评审等,将老同志丰富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切合实际、接地气的精品课程。
立足本土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在厦门破狱斗争旧址、集美中学李林馆等红色基地,“鹭岛银领”宣讲员李旭鸣、罗文明等正在讲述厦门破狱斗争和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的故事。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拉近了英雄与听众的距离,进一步砥砺强国之志。
坚守“服务岗”
以专业特长书写银发担当
广大离退休干部人才荟萃,是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厦门市积极搭建平台,用银发智慧让志愿服务更精准、更优质。银发人才也乐于用专业技能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法律人的使命不分年龄,我们要做群众的‘法治护航员’。”刚刚“走马上任”的厦门银发法律志愿服务队队长黄献伟信心满满。
法律护航“银辉”闪耀。厦门律师凤凰花银辉志愿服务团2024年3月成立至今,每月定期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每季度开设遗嘱继承、老年婚姻等公益讲座,普及法律知识,广受群众好评。新成立的厦门银发法律志愿服务队,整合司法、法院、检察院老干部独特优势,为基层治理提供更强法律支撑。
“银发”赋能中心工作。市委老干部局策划“银领乡村行”活动,通过组织农技指导、体验精品线路等,引导老干部为乡村引流近万人次,有效促进了农文旅融合发展。市海洋发展局“蓝色海洋离退休干部志愿者服务队”聚焦厦门“飞地”水产养殖、苗种研发繁育等重点,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经济发展。
教育传承润物无声。厦门实验小学“余晖”五老志愿服务队开设多场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育儿观念。厦门老年大学朗诵团则发挥语言艺术专长,进学校朗诵《岳阳楼记》《为祖国而歌》等经典,滋养少年心灵,传承文化根脉。
此外,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的老干部党员志愿服务队常年服务在基层一线,开展义务巡逻、爱心义诊、市场巡查等志愿服务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扎根“社区里”
用“绣花功夫”织就幸福家园
9月19日,全市老干部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培训班的学员走进集美区杏滨街道康城小区,一处名为“和乐亭”的五彩塑胶广场引人驻足。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个废弃景观池?社区老党员志愿者带头清理杂物、集思广益,决定填池造地,铺设安全塑胶,与一旁的古亭相映成趣。如今,这里绿荫环绕,成为最受欢迎的公共空间之一。亲眼所见的环境蝶变,让参观者真切感受到老党员志愿者们“化丑为美”的巧思与行动力。
“改造一个亭子,凝聚的是民心,彰显的是老党员的力量。”康城小区老党员志愿者李维宝表示。这个由废弃景观池蜕变而来的休闲广场,正是老干部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缩影。“发挥余热,利用我们的经验和资源,为群众服务是我们老党员一辈子的初心使命。”老干部党员李裕华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在厦门,老党员以“近邻”党建为纽带,发挥熟悉社情民意、群众威望高、调解经验丰富等优势,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和整体合力。
空间再造,破解民生难题。面对老旧小区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湖里区金尚社区“金管家”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章慧健带领队员迎难而上,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协调,成功说服93.5%住户同意,将两个废旧架空层改造成集智慧健身、敬老养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近邻服务中心,解决了“一老一小”的活动空间难题。
品牌引领,汇聚治理合力。思明区前埔东社区老党员志愿服务队、海沧区“红裙子”、同安区老年大学“松柏林”等一批品牌队伍持续发光发热。他们依托190余个基层老党员工作室等平台,在小区党组织、业委会中积极发挥作用,参与文明督导、环境整治、矛盾化解等,为社区治理贡献力量。
从理论宣讲的“金话筒”到专业服务的“多面手”,再到社区治理的“巧工匠”,厦门市老干部党员志愿者以“奉献到老”的执着,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让“银发动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厦门实践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厦门日报记者 陈璇 通讯员 吕暖 李洁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丽星邮轮“领航星”号首访厦门2025-09-21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