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氟化碳材料研发和生产的厦企获得资本青睐。近日,厦门中科希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希弗”)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厦门高新投旗下厦门高新创臻一期基金。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生产设备购置、智能化改造及产能提升。
氟化碳材料是锂氟化碳电池的核心正极材料。锂氟化碳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储存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等特性,可满足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极端环境的作业需求。此前,中科希弗创始团队研发的氟化碳材料,曾应用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电池,为火星探测之旅提供能源保障。
今年来,我市多家新材料企业获得融资,一方面是企业对外释放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也彰显我市新材料企业的技术优势与市场潜力。
攻克难题
拓展多元应用场景
由于技术壁垒高、研发起步较晚,国内在氟化碳材料领域面临诸多短板。位于厦门火炬高新区的中科希弗自2015年成立以来,依托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的技术支撑,专注于氟化碳核心技术的研发。
在公司创始人岳红军博士的带领下,中科希弗团队另辟蹊径,从材料结构创新入手,通过碳氟键调控与多级结构优化技术,成功解决了材料导电性差、低温性能不足等痛点。如今,中科希弗已成为国内极少数突破氟化碳材料技术瓶颈,且实现稳定量产的企业之一,建成了年产10吨的半自动化生产线,并于2024年实现数吨级稳定量产产能。
如何降低材料成本、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是氟化碳产业发展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对此,中科希弗推动全产业链布局:在上游,联合原材料供应商优化工艺,降低对高价原料的依赖;在中游,与设备厂商合作开发专用产线,提升效率与品控;在下游,则积极对接电池企业,拓展应用场景。
目前,中科希弗产品不仅服务于无人机、卫星电池等高端领域,也在智能仪表、汽车电子、数据备份及后备电源等民用场景崭露头角。创始团队表示,公司下一步将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氟化碳材料在更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新材料“种子”
迎来创新成果收获期
发展新材料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加快构建动能持续、梯次发展的“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将新材料产业列为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发展光电信息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等领域,大力推动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创新要素的集聚,我市在新材料领域播撒的科创“种子”,正逐渐迎来创新成果的“收获期”。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4月,我市新材料领域融资事件已达6起,这些企业不仅在技术上取得突破,且实现规模化生产,积极抢占市场高地。例如,专注于研发和生产高品质单壁碳纳米管的厦企华碳科技完成A轮融资,其正加速建设国内领先的单壁碳纳米管生产基地;专注光通信核心材料研发与应用的森一量子,连续完成了天使轮及Pre-A轮融资,该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规模化量产磁光功能晶体、特种陶瓷等高端材料的高科技企业。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西工作区与航站楼全线贯通2025-05-22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