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队伍强行进入云顶隧道。记者 陈理杰 摄
日前,有读者反映,每逢傍晚,在云顶隧道南进口,环岛路往莲前方向就会有一个奇特景象:电动车、共享单车聚集在一起,骑手们似约定好了般,浩浩荡荡,集体“闯关”。
这是怎么回事?昨日,晨报记者蹲守在云顶隧道口前,一探究竟。
情景1 被劝后逆向进隧道
“老塞啊,隧道不能骑进来,很危险的。”昨天下午4点,在云顶隧道口,隧道安保员陈继超手持“停”字指示牌,穿着反光背心,拦截迎面驶来的电动车,车上的中年男骑手似有犹豫,最终停下车,调转车头。
干这行两年多,陈继超都称呼骑手们为“老塞”,他说这么叫较为亲近,偶尔有人会听劝。但是,在记者蹲守的三个小时里,发现“听得劝”的人只有极少数。
这不,没过5分钟,记者看到,刚被“劝退”的中年男骑手又出现了,这次他骑着电动车来到了马路对面车道上,逆向骑入隧道。陈继超大声呵斥,对方又加快车速,很快消失在洞口。
隧道口车流不息,没有斑马线,陈继超来不及赶至对面,只能任由他骑进隧道,“有时就是这样,我这边一劝,他们就跑到对面去了,这不是更加危险吗?”
情景2 老人载小孩加速“闯关”
下午4点过后,非机动车渐渐多了起来,除了电动车外,还有一些共享单车。记者了解到,骑行者大多游览完环岛路美景,准备骑回酒店或住所。陈继超有些顾不过来,往往拦了一辆,另一辆就伺机闯进隧道。能停下来的还属于态度较好的,有的骑行者置若罔闻,不减速反而加速“闯关”。
在这些非机动车骑行者中,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人,他们骑着电动车不戴安全帽,车上放着大包小包蛇皮袋。
“孙子都打电话来催我了,让我过去吧,我靠边骑,谢谢你啊。”一名60岁左右的女车主连连“求情”,称孙子在金尚上小学,他们一家住在黄厝,只有走云顶隧道是最近的。她一边说着,一边就骑进隧道里。
紧跟其后,一名年轻女子骑着电动车,前后座各载了穿着校服的小学生,三人都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电动车夹在两辆机动车中间穿行,看得令人胆战心惊。
“说实话,遇到这类情况我也不敢拦,特别是遇到老人和载着小孩的,我担心一拦,他们会摔倒。”陈继超说,加上这段路机动车速很快,摔倒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情景3 34辆非机动车齐闯隧道
下午5点30分左右,欲“闯关”的电动车数量达到了顶峰,不少打工者完成了一天的工作,陆续骑着电动车返回住所。
担心陈继超忙不过来,另一名安保员章英国也专程来到隧道口,他们吹起口哨,一起进行拦截,很快就拦下了七八辆电动车。
“车那么多,你们不要走这里,太危险了。”两名安保员分头劝离这些骑手们,甚至拿前两天隧道内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作为案例。然而,骑手们依然无动于衷,有的则说:“我知道你是为我们好,但这是最后一次了,我会靠边骑。”
仅仅十分钟,安保员拦下的非机动车数量就达到了34辆之多,其中还有三四辆共享单车。
“还不能走吗?我们干了一天的活了,饿死了,急着回家做饭。”随着人越来越多,人群中有一名男子大声叫了起来。最后也不知是谁起的头,34辆非机动车集体闯进隧道,场面十分浩大。两名安保员见此,只能作罢。
陈继超告诉记者,周一至周五每天傍晚都是如此,有时骑手们会躲在一个角落内,就像约定好了一样,等人多了就一起进隧道,他们也没办法。
征集令如何解决请您支招
在您看来,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非机动车进入隧道?
如果有好的点子,可以拨打晨报热线8080000发表意见,或者通过海西晨报官方微信,输入“非机动车+建议”,本报将选取50名读者,赠送一张定制版的e通卡。
隧道安保员对将闯云顶隧道的电动车骑手进行劝导。记者 陈理杰 摄
反复劝导少有人听劝
云顶隧道南北两个进口处,都设立一个公路岗亭,岗亭内24小时都安保员值班,他们的职责之一就是劝离这些进隧道的非机动车。岗亭的一旁,是“非机动车禁入”的指示牌,不远处,还有24小时播放非机动车禁入隧道的宣传语。
“现在不仅是电动车穿隧道,从有共享单车开始,也有很多自行车进入隧道。”每天,陈继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劝导这些电动车、共享单车离开,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太危险了,不要进去”,每班下来,他得喝掉三大壶茶水。“我们没有执法权,只能劝导,但他们基本不会听我们的。”陈继超说,他们只能反复劝,最后又无奈地看着他们闯进隧道。
“没有发生事情,他们都不会觉得进隧道有什么事,只有真正出事了,才会悔不当初。”在劝导过程中,陈继超也见过事故,他把交通事故的例子讲给电动车车主听,几乎没有人听得了劝,“有时他们会跟我说这是最后一次,但是生命也只有一次”。
不走隧道得多绕40分钟
在隧道内存在安全隐患,不少骑行者对此心知肚明,但是为何大家还铤而走险?
在采访中,不少骑行者都向记者表露了心声。
据悉,从环岛路至莲前,除了云顶隧道之外,还可以绕道前埔,再从前埔到莲前。但这条通道对骑行者没有吸引力。
“走隧道我只要骑20分钟,绕前埔就要走一个小时左右,太远了。”打工者小吴告诉记者,他住在火车站附近,工地在塔头,走云顶隧道是最近的,“如果有其他便捷又安全的路我也愿意走,问题是要绕那么长时间,太远了。再说了,我也不是长期都走这里,做完这份工,我就不走这个隧道了”。
除了非机动车之外,他们还有其他可以替代的出行工具么?
在环岛路做园林绿化的打工者老王说,可以坐公交车穿行隧道,但这对他们打工的人来说不太方便。一般而言,他们早上5点30分左右就要到工地上,那时没有公交车可以坐。不仅如此,公交车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到,“我们是哪里需要干活就去哪,还要随身带一些工具,也不方便上公交车”。(海西晨报 记者 雷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门最大安商房配套电力工程送电 满足50002024-12-2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