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腹部雪白,尾部呈新月形,却浑身伤痕,一动不动地躺在海滩上,周身满是破碎的瓦砾和贝壳。它开始腐烂,任凭成群的苍蝇在身上啃咬着,臭气充斥着整个渡口。它是鲸鱼?鲨鱼?还是海豚?昨日上午,市民陈先生在第一码头渡口附近发现一只不明鱼类的尸体,带着疑问他拨打了本报热线968820,记者随即前往探访。 白鲨浑身伤痕,一动不动地躺在海滩上。
现场 白鲨“翻肚”伤痕累累
陈先生告诉记者,昨日上午9点30分许,他经过第一码头渡口时,远远地看到在海滩上有一只通体全白的鱼,走近时才发现,它已经死了。11点多,记者赶到现场看到,它仰面朝上,浑身伤痕累累,身长在一米二三左右。附近的渔民说,早上7点他就看见这只鱼躺在沙滩上。
“它不是鲸鱼,也不是海豚,而是条鲨鱼。”海洋三所科研人员王仙艳辨认后说。此外,渔业达人莫船长和其他渔民则进一步指认,这是只白鲨。据了解,成年白鲨平均体长在4~5.9米之间,而这条白鲨的体长较小,据此推断这是条幼年白鲨。
释疑 或与海豚搏斗后身亡
这只小白鲨是怎么死的呢?在它的身上,表皮剥落,还有不少伤痕,有渔民猜测,它生前或曾经历一场惨烈的战斗。由于发现小白鲨的海域是省级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因此小白鲨可能遭遇了海豚们的“围殴”。
海豚和鲨鱼相遇时,集体作战的海豚往往能占据上风。海豚视力差,为了辨别所处的位置和方向,主要靠的是超声波回声定位系统。而这样的声波对于鲨鱼来说却是“魔音穿耳”,这条死去的小白鲨此前或遇到成群海豚“大合唱”,失去战斗力。
经历了精神折磨,这只鲨鱼紧接着可能碰上海豚们有组织地围攻。海豚们会利用尾巴将鲨鱼赶出水面,随后轮番用有力的鼻子击撞鲨鱼的体侧部。由于鲨鱼骨骼软,防护内脏的能力差,海豚就抓住其要害,拼命撞击,不让鲨鱼有喘息之机,直到把它的内脏撞坏为止。不过,这些都只是渔民们的猜测,小白鲨究竟是怎么死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链接】
第一码头发现白鲨,罕见
据渔业达人莫船长介绍,在第一码头附近海域出现这样的小白鲨极为罕见。白鲨一般分布在台湾浅滩海域,距离厦门最近的出没地也得到金门海域。而小白鲨的来源,更是引起附近渔民们的讨论,有人说这是市民从市场买来后放生的,但反对者认为,市场上多是狗鲨,几乎没有白鲨,大多数人认为,小白鲨是在海中死去后,才被风浪送来第一码头这儿。
【典故】
海豚在厦门被称为“镇海鱼”
保护渔民免受鲨鱼攻击
据《厦门日报》资深地理编辑卢志明介绍,“在厦门,海豚被称作‘镇海鱼’,白海豚还被奉为‘妈祖鱼’。”卢志明说,海豚之所以能“镇海”,保护一方渔民的平安,主要有两方面的说法,一是因为它们的领海意识,当它们阻挡鲨鱼等其他鱼类进入居住的海域时,也就降低了这些鱼类攻击人类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海豚确实做出保护渔民的“义举”,至今沿海还流传着不少海豚搭救渔民的故事。
据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五通一位张姓船长,出海时突遇台风。风大浪急间,张船长的小渔船载浮载沉。就在渔船即将支离破碎时,张船长却惊觉,船摇摆的幅度变小了。张船长向外探头一瞧,有两群海豚正游在渔船两旁,像护卫一般守护着他。最终,渔船平安靠岸,张船长也保住了性命。之后,还有位渔民差点溺水,也多亏海豚把他拱上沙滩,他才得以获救。(记者 张彦宇 林路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门港首次出运超重型储能集装箱2025-02-24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