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数据)
(据市统计局数据推算)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数据)
(本报调查数据)
这些天,一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成了网友吐槽的对象。对于报告中“城市家庭平均资产247.60万元”、“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等数据,不少网友大呼自己“拖后腿”。记者发现,报告与厦门市统计局和本报调查的数据“打架”了,从统计部门的数据推算,2010年,我市家庭的平均资产为38万元。
家庭资产:38万VS121万
与统计局的数据相差3倍多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下称《报告》)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是由全国25个省、80个县、320个社区共8438个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形成。由于该中心由西南财经大学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共同成立,这也使报告染上了一层“官方”色彩。
《报告》中最吸引眼球的,无疑是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1年8月,中国家庭资产平均为121.69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247.60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7.70万元。然而,这与我市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相去甚远。
2011年9月,厦门市统计局发布了“2010年厦门市资产负债状况简析”,2010年,我市居民(含城镇常住居民户、农村常住居民户和城乡个体经营者)的人均资产为15.78万元。
而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市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2人。按此推算,当年我市居民的户均资产为38.19万元,远远少于《报告》所给出的数据。即使按三口之家计算,一个家庭的资产也只有47.34万元。
数据出入主要出现在房产等非金融资产上。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市居民住户部门拥有的非金融资产为3403.04亿元,金融资产为2009.48亿元。按此数据推算,我市户均非金融资产为24.01万元,户均金融资产为14.18万元。
而《报告》称,在我国城市家庭平均拥有金融资产11.2万元、其他非金融资产145.7万元、住房资产93万元。而农村家庭则分别为3.1万元、12.3万元、22.3万元。
住房拥有率:85%VS77%
本报调查显示23%市民无房
《报告》称,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其中城市为85.39%,2011年中国城市户均拥有住房为1.22套。具体到套数,城市家庭中只有一套住房的占69.05%,两套的占15.44%,3套以上的占3.63%,无房的占11.88%。这也引起了不少“望房兴叹”的市民的质疑。
今年初,由厦门晚报和厦门建行联手举办的“厦门人年度理财调查”,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组抽样数据。
在接受调查的近600位市民中,有约23%的市民表示没有房产,约50%的市民表示有一套房产,约23%的市民表示有二套房产,表示有三套以上房产的市民则约有4%。
对于“住房拥有率偏高”的质疑,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人员解释说,此次调查对“家庭”的界定为:受访家庭中的不同个体至少满足同屋居住、共享收入、共担支出三个条件之一。
因此,若子女已成年并有工作,但与父母同吃住,则子女与父母属于同一家庭,若父母有房,子女也被算作有房。这就与市民的主观感受出现了偏差。
家庭负债:6.26万VS6.22万
与统计局数据基本相同
房价高涨,不少市民为了买房成了“房奴”。因此,《报告》中“中国家庭平均负债为6.26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10.08万元”的结论也让“房奴”们感到惊讶。
不过,这一结论与我市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接近。根据厦门市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厦门市资产负债状况简析”,当年我市居民住户部门的负债总额为881.59亿元,人均负债2.57万元。如果按每个家庭户人口为2.42人推算,则家庭平均负债为6.22万元。
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负债。在今年的“厦门人年度理财调查”中,有51%的市民表示未曾贷款购房。同时,有近65%的市民表示,目前没有房贷在身。因此,当这些债务集中到少部分“房奴”身上,他们的实际负担并不轻。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也表示,住房贷款是家庭的沉重负担。其调查显示,非农家庭购房贷款总额平均为28.39万元,占家庭总债务的47%。户主年龄在30岁至40岁之间的家庭负担最重,贷款总额平均为家庭年收入的11倍多。记者 林劭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门港首次出运超重型储能集装箱2025-02-24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