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棒化了后成了胶状物。
据厦门商报报道 夏天到了,冰饮成了消暑“利器”,孩子们尤其喜欢。不过,记者近日走访厦门市一些学校附近的小卖部时发现,一些冰饮的质量并不让人放心。
5毛冰饮孩子最爱
小王在蔡塘小学念书,他每周至少买3次冰饮。“一般都买冰棒或汽水。”小王说,由于没有多少零花钱,他买得最多的是价格在5毛左右的冰棒。
江头小学、蔡塘小学附近的多个商家告诉记者,学生是冰棒、汽水等冰饮的最大消费群体。“小学生们最爱买5毛的冰棒或汽水。”一名商家说,1元以上的冰饮只有一部分学生买。
孩子们爱买冰饮让家长们头疼不已。“我让他少吃那些冰棒,但他就是不听。”送孩子上学的李先生说,即便控制零花钱,也不能杜绝孩子吃冰饮。
“有的冰饮只要1毛钱,你说怎么杜绝呢?”李先生无奈地说。
冰棒变成胶状物
在江头小学附近,记者买到一款5毛钱的“巧舌头”冰棒。记者将冰棒放到杯子里,大约半小时后,冰棒接近常温。不过,冰棒并未融化,而是变成了一团绿色的胶状物。
胶状物倒在桌面上时,呈团状。由于质地柔软,胶状物可以像水一样倒进杯子里。而且胶状物的韧性极好,记者反复地将其放到手上再倒回杯子里,并没有发生断裂。
“巧舌头”冰棒的配料表显示一共有15种配料,其中食品添加剂有9种。虽然包装袋上称该产品是苹果味产品,但配料单上并没有苹果。
生产“巧舌头”的是福州一厂家,该厂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产品是果冻冰棒,所以在常温下会呈果冻状。这名工作人员承认,冰棒里确实没有果肉。
像“巧舌头”这样的产品还有很多,但其中真正有水果的冰棒并不多。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天然果蔬价格贵,一些企业只好用食品添加剂来代替。“绿舌头”一款类似产品虽然标价1.5元,但配料里仍无苹果。
汽水有10种添加剂
小学附近的大部分小卖部,都销售5毛钱以内的汽水,它们是小学生们喜欢的冷饮之一。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汽水的质量不容乐观。
在国光学校附近一家小卖部里,有一款名为“黑娃冰爆”的汽水,记者买了蜜桃味的,撕开包装袋,浓烈的蜜桃味扑面而来,里面的液体呈粉红色。
记者尝了一口,汽水味道确实和蜜桃味很相近。但是,产品配料表里只有饮用水、白砂糖、食品添加剂,并没有蜜桃。而食品添加剂就有10项之多。
记者买了一款“6味棒”汽水,只要1毛钱。在融化后的汽水里,记者发现了一团絮状物。而一款名为“冰爽雪碧”的汽水,在融化后则出现大量白色沉淀物。
提醒
添加剂过量对身体有害
市质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食品添加剂一定要适量,超过一定剂量对身体有害。“很多食品中都有添加剂,并不是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就不能吃。”
该工作人员提醒,购买汽水类产品一定要选择质量过关的厂家。“汽水冰冻后看不出里面是否有异物,如果不放心质量,可以等其融化,仔细检查后再喝。”(记者刘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门港首次出运超重型储能集装箱2025-02-24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