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禾路后江埭公交车站后面,默默存在着一家名为“宜安贸易有限公司”的老店,近日,门口贴有“关门歇业”的显眼标语吸引了不少路人进店选购。尽管看上去毫不起眼,甚至有些破败,但也只有老厦门人知道,这家店见证了30年的光阴变迁,更见证了许多人的青春岁月,许多人的第一双“回力”鞋,正是在这里购买。
开了三十年的老鞋店要关门歇业了。
庄老板给顾客拿合适的鞋,两旁的老主顾也留下来帮忙。
80后对老鞋店这些款式可能都不会太陌生。
如今,这家鞋店即将在月底关闭,而30年的岁月,也就此停下脚步。昨日,记者走进这家老店,回顾时光在这里的30年变迁。
【历史】
当年叫海燕商城 深受厦门人喜爱
选择进店的大部分是这里的老顾客,稍稍转一圈,就买上三四双走。这里的一切都有着时光的味道——简单朴素的宣传标语,供顾客试鞋的矮椅上的皮早就磨破了,除了一周的鞋架,还有中间的玻璃柜台,从1985年用到了现在。“我已经像这个柜台这么老啦。”店主庄永乐笑道。
今年65岁的他,在这里坚守了30年,从一个年轻小伙到当上了爷爷。1985年,庄永乐被分配到这里看店,那时,这里叫做海燕商场,“海燕商场是厦门橡胶厂办的第三产业,当时店面是现在的三倍多,什么都有卖,衣服、鞋子、纺织品……”庄永乐回忆,由于当年的厦禾路附近都是厂区,不少工人下班了就习惯来这里逛逛,经济实惠的产品也很受市民喜爱。厦禾路的老居民陈先生回忆,当时说起厦禾路上的商家,大家都知道指海燕商场。
不过,一直经营到2002年,海燕商场正式停业,而庄永乐却决定留下来。海燕商场的名字,也就变成了“厦门宜安贸易有限公司”,庄永乐正式成为老板,并决定专营鞋子,这一卖,就卖到了现在,而顾客也从小孩买到了中年人。店里的鞋款式最多时有一千多种,而店面也渐渐扩大,老顾客越来越多,庄永乐也慢慢摸准了他们的喜好,“北方人喜欢穿双星,南方人喜欢回力。”看一眼顾客的脚,庄永乐就基本能准确猜中他们的码数。2007年那阵,年轻人之中又掀起了“复古”风,纷纷来购买回力鞋。一天卖上千双是基本的销量。但2009年后,顾客渐渐少了,营业额也在下滑。今年8月份,店面租约到期了,庄永乐决定永久停业。这家老店将正式留在历史中。
【现场】
老顾客纷纷“囤货” 甚至帮忙售卖
“你要这双吗?要几码的?”看到有顾客上门,老陈热情地上前招待,但他的身份其实并非店员,而是一名老顾客。“买鞋这么多年,早就从顾客变成朋友啦。”老陈笑说。他最爱的是“回力”牌的皮鞋,“瞧我脚上就穿着一双。”在他眼中,老店还是当年的模样,“当时两侧都摆着皮鞋,款式很多,每年我都会过来买。”
而在月初得知老鞋店即将关门,杨瑞兰这个篮球比分直播:就没闲过,多次到店购买,每次都是提着好几盒鞋子走出店面。“前前后后来买了三四十双了,有给上学的女儿买,有给自己买,也有帮亲戚买。”杨瑞兰说,家就住在附近,家人都很喜欢买这家店的鞋子,一来价格便宜,二来质量也很不错。“这关门以后,都不知道要去哪里才能买了,很遗憾。”
杨瑞兰的妹妹同样是这家鞋店的老顾客,多次到店购买,“有一天我妹妹买了三四双回去,结果放下鞋子又过来买。买回去想了想,又继续过来第三趟。”杨瑞兰的妹妹买完第三趟后,有事不能再来,又托付杨瑞兰继续来帮忙采购几双。
买这么多穿得完吗?“给孩子预备未来两三年的鞋子。”杨瑞兰说,自己和妹妹买的鞋子除了现在穿,更多是囤积着,为渐渐长大的孩子准备,同样的鞋子多买了几双大一点的鞋码,最大的都买了大四码的鞋子。
【故事】
老店卖的鞋是当年的“最时尚”
老店即将告别,但它见证的那段岁月,也在买鞋时被老顾客从记忆中拾起。
“当年在这里买的回力鞋,是我穿的第一个名牌。”此次得知将停业的消息,叶先生也赶到了店里,而这里也见证了他的青春岁月,学生时代,母亲带着他来购买了第一双回力鞋,被他视若珍宝,只有在比赛时他才舍得拿出来穿,穿完后还要认真清洗干净,再好好保存起来,一双鞋往往能穿两三年。“有时候脚变大了,鞋还完好,就让给弟弟妹妹穿,他们也很高兴能穿上这名牌。”叶先生回忆,当年最时尚的年轻人,基本都人手一双回力鞋。
后来叶先生参加工作了,回力牌鞋子依然长穿在脚。“上世纪90年代公司开运动会的时候,几乎全公司的人都会穿上在这家老鞋店购买的运动鞋。”叶先生称,同事中也有不少年轻的老顾客,近几天都陆陆续续到这个店购置鞋子,“以后都没机会了。”
老店不止记录下了当年的时光,也记录了美好的成长,这其中就有黄女士,这次她前来店内是给自己挑一双运动鞋的,但以往大多数时候来这个鞋店都是为了给儿子买。“我儿子可以说是穿着这个鞋店的鞋子长大的,从幼儿园就开始穿了。”黄女士称,价格实惠,质量又好,儿子一穿就是十几年。“没想到说关就关了,儿子不需要我买鞋了,就给自己挑一双运动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年终岁首话发展 | 厦门火炬创投:高举科创2024-12-31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