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蔡福美鼓铺的制鼓历史源自:“蔡福美鼓铺”乾隆初年(公元1740年左右)在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市芗城区马公庙一带)以制斗(十五市斤圆斗)起家,后转为自制自营各种皮鼓,并以自己的名字作为商号,印记在每只皮鼓上,无声地向社会做质量保证,也让海内外各方顾客加以承认和区别。
清光绪年间,蔡福美生产的皮鼓已成为台湾和东南亚各地的抢手货,为了拓展业务,蔡家子弟蔡心匏(音读:袍)只身到台湾,另开一家鼓铺,按蔡家祖传的工艺,就地生产和经营,并挂上蔡福美商号。
后来,蔡心匏(音读:袍)在台湾成家立业,但他不忘祖训,将制鼓技术传给后代。并成为台湾制鼓业拥有两大传承脉络之一。上世纪四十年代台湾光复后,台湾正福美行的当家人蔡宽谅回漳谒祖探亲,互相交流经营鼓铺经验。但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蔡福美鼓铺(正福美行)逐渐消失,最终与祖国大陆福建漳州蔡福美鼓铺失去联系。
据台湾省“国立”台北师范学院音乐研究所的《台湾的鼓类乐器研究》记载:台湾响仁和制鼓厂的制鼓师王阿涂的本名叫王桂枝,世居新庄,父亲曾是一位私塾的教师,从小即有意栽培他继续升学,但是阿涂师志不在此,经常于上学半途逃课跑到附近码头一角,捏捏土偶自制自演布袋戏,展露他在工艺方面的专长与才华。另外阿涂师也擅长各项乐器,更吹得一手好鼓吹(唢吶);长大成年曾随着布袋剧团到处表演,并担任后台伴奏师傅,四处为家。
阿涂师直到三十岁那一年,在台北县泰山乡遇见一位专门制造鼓器的唐山老师傅,姓蔡名叫心瓠(音读:袍),闽南方言谐音“媳妇仔”,祖籍漳州,人们称呼他为“媳妇师”(闽南方言),做得一手好鼓,手艺之精,众所皆知。阿涂师想习得一技之长,为日后作长远之打算,于是便常去“媳妇师”家学习制鼓膜的技巧,他靠着用心的观摩下苦功的研习,一点一滴学成一身的好手艺。当然是基于命运际遇的安排,同时也是靠着他的聪慧领悟力,且又精通音律与伴奏的音乐质感。
阿涂师手制的鼓改良了传统的制鼓方法,以千斤顶来代替传统人力压合“鼓身”和“鼓膜”,此一创举使得鼓体更耐用,音色更雄浑,而且比从前制鼓来得省时、省力,产量因此提高许多。这个发明可说是制鼓史上的一大革命,也就因为这样,在阿涂师去世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有他制作的产品被广泛地使用与流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什么是浮粿?闽南美食浮果要如何制作?(图2014-07-2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