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雨淋日晒,出门有一顶安笠,再实用不过了。”东山岛农渔民对安笠情有独钟。这几天,风雨不定,西埔城乡集贸市场上,安笠很抢手。来自云霄县卖安笠的竹编艺人张师傅告诉笔者:“我编制的安笠质量好,一顶9元,比别人便宜1元,不到2个钟头就卖出几十顶。”
安笠以云霄、平和等山区县特产的竹篾为经纬,中间夹几层油纸竹叶,状如硕大的圆锥形大漏斗。它直径约五六十厘米,尖顶、圆边、低垂,戴上它可遮掩半个脸庞,既遮阳又挡雨,因为锥形,不招风,不容易被大风吹落。赤日炎炎的暑夏戴安笠,不但不会有普通笠具的闷热感,还可当扇摇。
进入东山岛,骄阳下,风雨中,滩涂上,随处可见妇女头戴安笠辛勤劳作,呈现充满诗意的画面。东山岛多风,沿海妇女把安笠视如形影不离的生活伴侣,说到它的实用,她们会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赶集时,想买海鲜山货不愁没有盛器。只要把安笠反转,铺垫菜叶、纸张,就可权充菜篮子拎了。记得上世纪计划经济年代,有几个渔村妇女,手持花花绿绿的这票那票,相约上县城购买商品。不料,途中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她们连喊“糟糕”,票证淋到雨不就变成纸糊啦?那年头,票证的作用丝毫不比人民币差,但是往哪儿放好呢?情急之中,几个妇女一同想到了头上的安笠,她们把票证卷好塞进安笠底层。多亏安笠“帮忙”,票证完好无损。
名副其实的安笠俨然吉祥物似的,妇女们特别钟情这个可起到安全帽防护作用的伴侣。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两个工友在西埔湾围垦工地打工,歇工时坐在一起喝水,突然远处采石山上炸石头时飞来小碎石,像弹片似的“噼里啪啦”落到她们头顶,幸好她们还没有解下头上的安笠,才躲过一劫。
对娇羞忸怩的少女来说,安笠还是爱情的辅助工具。戴上安笠后,看得见别人,而别人不易瞅见她的芳容,顶多只露出鼻子和嘴,因此平添了几分神秘感。至于姑娘是否长得眉清目秀,只有慢慢去猜想了。这种朦胧之美,独具一番情趣。安笠的笠檐还可放梳篦、小手镜之类日用品,方便随时整冠梳妆。姑娘情窦初开时,若想窥视“白马王子”,又不好意思表露,便可借助安笠内的小手镜,像汽车的反光镜一样,随意选个角度,就可以仔细考察了。一些大婶、大嫂坦诚而言,她们当年就是凭借安笠的“掩护”,偷偷相中如意郎君的。
家在东沈村的沈阿妹买了四五顶安笠,问她不是紧俏商品,怎么买这么多?她说:“网友托买的。”她说:“安笠可以减免脸部皮肤被晒黑,不但实用,名称也很吉祥。‘安’字多像一个妇女头戴顶帽子!”
历经风雨的安笠,如今风采依然,风姿绰约,不但入诗入画,更常在生活大舞台演绎出万般风情。(林长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什么是浮粿?闽南美食浮果要如何制作?(图2014-07-2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