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端午节习俗】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为了纪念战国时的屈原,这几乎是家喻户晓;另一说是与古人为避五月初五这一“恶”日有关,对这一说今天知道的人恐怕不会大多。但不管怎么说,端午节活动的主要内容,似乎都与这两种说法有关。如包粽子是为让江里的鱼吃饱了,不再去咬屈原的尸体,而划龙舟则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人们在端午节要室内消毒、悬挂蒲艾、饮雄黄酒、浴蒲艾汤、制“午时茶”,小孩更要胸佩“香袋仔”、臂系“长命缕”。额涂雄黄酒,名目不少,而目的只有一个,即避免在“恶”日受到外界邪祟侵害。尽管有不少学者经过细心的考证,认为在端午节包粽了、划龙舟的习俗,其起源与纪念屈原大夫,但对于一种民俗文化而言,这并不重要。
如果我们对上述两种说法进一步加以探讨,反而可以发现,这两种说法表面上似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即人们在端午节纪念屈原,并不仅仅停留在对他的高尚情操的心仪而已,更主要的是希望这位已超升成神的“爱国诗人菩萨”,能护佑百姓渡过“恶”日难关,永保平安,长有福祉。因此可以这样说,端午节系列民俗活动,其本来的主题应是驱邪除祟,祈福求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什么是浮粿?闽南美食浮果要如何制作?(图2014-07-2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